173 刘玄德思急勤王(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成定抹了一把嘴上的油水,大声说道:“以末将看,明公的才干,一点不比孙豫州差,只是可惜明公不像孙豫州,有个好父亲,因是不能得以牧掌一州,只能委屈的做一个郡太守!”

  石关嚷嚷说道:“明公,成定说的,正是末将想说!以末将看来,凭明公的本事,莫说一郡一州,就是朝中的大将军,明公也做得!”

  刘备抚摸着光滑的下巴,笑了起来。

  石关说道:“怎么?明公觉得末将说的不对么?”

  刘备笑道:“孙豫州虽然年轻,然而勇冠三军,礼贤下士,诚江南之后出俊杰,海内之少年英雄也,卿二人不可胡说。”收起笑容,低下头来,看了看身上的华丽衣服,又举起头,环顾诸人,叹了口气,说道,“我所以投从镇东,浴血疆场,不避危难者,岂是为了富贵!”与成定、石关说道,“卿二人不知我。二千石非备所求,不义且贵,於我如浮云哉!”

  成定、石关没读过书,刘备别的话都能听懂,却“如浮云”此话何意?二人不解。

  成立就问刘备,说道:“明公,你说什么浮云什么,这话是什么意思?”

  案几上正好掉了一片菜叶,刘备将这菜叶从案上轻轻抚到地上,与成定说道:“浮云即此也。”

  成定匪夷所思也似,吃惊地说道:“二千石、大将军,在明公眼里就如这片菜叶?”

  刘备说道:“菜叶尚能果腹,使人不饿,二千石於我眼中,比这菜叶犹且不如。”

  成定问道:“那敢问明公,明公想要的是什么?”

  刘备醉眼看向栈潜,指着他,说道,“知我者,卿也!”虽然酒醺,意态慷慨,回手取案边佩剑,抽出半截,曲指弹之,若表心志,又若壮志难酬,叹道,“但能报国,备死无憾矣。”

  饮宴到二更乃散,卓膺等人辞去,刘备亦还寝室。

  酒喝的不少,略作洗漱躺下,刚一着枕,刘备便沉沉睡去。睡到夜半,被一股凉意冰醒,刘备探手摸去,是他放在枕边的玉美人。不知为何,由此玉美人,刘备忽然想到了前些时,荀贞大老远地从徐州给关羽送来的那个美人。关羽和刘备相近,也是个不好色的,可是在得了那个什么秦宜禄之妻的美人后,却是出乎刘备的意料,表现出了十分喜爱,对之百般温存。

  刘备慢慢的睁开眼睛,卧在床上,瞅着黑漆漆的天花板,躺了一会儿,翻身起来,披衣出室。

  庭中月光明亮,春夜的轻风温和,吹起花香漂浮,细听远近,万籁无声。

  记得才投到荀贞帐下时,也曾观过月,但那一晚是与关羽、张飞等同在林中赏月,那时的刘备雄心万丈;又记得初到颍川那晚,也曾观月,并且同是在这郡府后院,那一晚的月弯如弓弦,那时的刘备终於得到外放,被抑已久的志气重得勃发,一晃眼,许多时日过去了,可是自己都做了什么?剿贼、却敌等等小事不值一提,关系到志向的,一事无成,一事未做!

  观月多时,思绪庞杂,往事、现状、志愿交踵替接,当年初投荀贞时才二十多岁,於今则已早过而立,今年已经三十五岁的刘备有感而发,心道:“日月如梭兮,时不我待。”

  做出决定,明天就上书荀贞,建议荀贞抓住李傕、郭汜内乱的时机,勤王救驾,并请为先锋。
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