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将军真乃万人敌(上)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徐荣进兵河南尹之当即,荀贞就分别将檄令传给了他们,除了荀敞以外,关羽等原不在郯县的,现下也都已经率兵来到,并且各项的备战也都已经完成。若此时即派的话,只需一道命令而已,不用再作什么预备,很方便。</p><p>荀贞点了点头,说道:“文若,卿此言不错。洛阳毕竟是新地方,周围又强敌环伺,若趁张扬、张郃来寇的此个机会,叫云长他们现在就驰援而去,参与此战,不止有更大的把握击退张扬、张郃,进一步实现志才先打痛,以至重创张扬部的建议,同时也能让他们先熟悉一下洛阳周边的地形,这样,等到来日大战的时候,也不至於临阵磨枪,算是已有准备了。”</p><p>荀彧说道:“阿兄,彧之愚见,不止云长诸将,现下可遣往之祭酒公、三兄、张公仪,是不是也可以提前把他们派过去了?”</p><p>洛阳这个地方现在虽然非常残破,可到底是汉之都城,天下瞩目之所在。</p><p>若是只派一群武将过去,就算能在军事方面守住洛阳,但在政治、外交方面是远远不足够的。</p><p>如前文所述,洛阳北邻冀州,西距关中不远,冀州袁绍帐下人才济济,关中长安更是朝廷所在,只把徐荣、关羽等武将派过去,一个说来,他们和冀州、朝中的士人、重臣们搭不上话,再一个说来,亦不利於安抚河南尹的地方士民,使荀贞的统治变成实际,在此地扎下根来。</p><p>故此,还需要再选派些声望高、能力够的名士文臣过去,</p><p>具体的一些外交方面的东西、真正的行政治理深入到河南尹地方,以及向冀州、向关中朝廷传播荀贞之名,等等,就由他们负责。</p><p>因与戏志才,主要是和荀彧的商议之后,荀贞暂时选定了张纮、荀衍、张范三人来作为他派往洛阳的文臣代表。</p><p>张纮不必说,徐州名士之领袖。</p><p>荀衍是荀彧的三兄,能力比荀彧为逊,然亦非庸才,也是个有谋有胆之士。他现任司盐校尉,长期的锻炼至今,实务方面亦已比较成熟。兼他是荀彧的三兄,荀贞的族兄,足以代表荀贞。</p><p>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张良之后,其祖张华曾为朝廷司徒,其父张延曾为朝廷太尉,早前袁绍的从父袁隗想把女儿嫁给他,但被他拒绝了。</p><p>董卓乱时,其二弟张承时任洛阳八关之一的伊阙关的都尉,想要起兵讨董,其三弟张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对张承说:“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仓促起兵,招募到的田间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恃兵而无义,固不能久,我等兄弟不若先择附一方,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张承以为然,乃解印绶间行归家。</p><p>张范於是就与张承避地扬州。荀谌到九江为太守、张纮到阜陵为相后,两人都积极地为荀贞招揽扬州本地或避乱南下到扬州的士人。张范、张承兄弟接受了招揽,现在郯县。</p><p>作为公族子弟,其族海内名门,袁隗都想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的名望是由此可见的,而且他又是河内郡人,把他派到洛阳去,正是合适。</p><p>张纮、荀衍、张范此三人,若把张纮看作是徐州士人,即荀贞起家之地的士人之代表,荀衍更大程度是荀贞本人,是颍川或称之荀贞家乡士人的代表,张范就是河内士人之代表。</p><p>不妨趣话一句,张范的两个弟弟,三弟张昭,是徐州的这位张昭同名,三弟张承,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