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常山中军真倜傥(下)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渡口方向,追击已然出城前去渡口的敌人援兵。</p><p>……</p><p>接到军报,张闿看罢,叫传给左右看。</p><p>他笑对左右说道:“君等且看,如何?如我所料,赵云留在营中的兵士,果是为了截击我的援军。既然他留在营中的余部已出,可令城外军士出营,并城中军士也可出击之了!”</p><p>“赵云的余部虽然出营,可他不会空营而出,他的营中肯定还会留有人马,都尉,需得防他用计啊。”</p><p>“他就那么点人马,去打渡口的有千人,此时前去截击我援军的又有千人,顶多,他营中也就是剩下个几百人,多则四五百,少则二三百,区区数百人又能翻起什么浪?况且,你们没有看到军报中说,去截击我援军的荀军中,打得有中军校尉旗,此赵云之旗也。连他都亲自出营了,他营中莫说最多只存数百人,便是尚有千人,无主将坐镇指挥,又有何惧?”</p><p>左右军官皆道:“是。”</p><p>很快,军令传到,城外守军出营,同时,早前接到命令的城中数部兵士也开东城门而出,两支人马汇合,衔尾追击严猛、何仪部。</p><p>得报城外守军出营,赵云令击响战鼓,带营中剩下的五百精卒倾营而出,横阻敌进路。</p><p>张闿登上城头,亲自观战。</p><p>……</p><p>赵云带兵出营之时,黄迁已到了泗水渡口,渡口的守军昨夜听了张闿的告警,一直保持戒备,所以反应很快,没等黄迁部近前,就已经摆好了防御的阵势。</p><p>虽是渡口守军提前摆好了防御,黄迁却不以为意,因为他本就不是为攻占渡口而来的。</p><p>故此,他根本就没有理会渡口的守军,在离渡口还有几里地的位置便停了下来。</p><p>他令部卒分成两部,一部面向渡口,摆开守势,一部面向渡口的对面,亦摆开守势,两部各两百人。他自带百人居中,为此两阵的预备队。</p><p>渡口守军一时间不知他这是在干什么,没有贸然出击。</p><p>便在布阵之时,那从下相城中来的援军却已到了。</p><p>泗水渡口在下相县的西北方向,这支援军是从下相城西门而出,距渡口较近,故而虽是后出,却在黄迁到渡口后未久,便也赶到了。</p><p>这有些出乎了黄迁的意料。</p><p>他登高望之,见这支敌人的援军主力人马离本阵尚远,可前头的骑兵却已将至。</p><p>他细望之,估算敌援军的主力大约有千人上下,再看那突前来袭的敌骑,只有十七八骑,人数虽少,来势汹汹。</p><p>黄迁心知,这定是援军的主将发觉他正在布阵,所以遣了军中的骑卒先来冲扰一番,以延缓、甚至阻止他的阵势列成。</p><p>黄迁默算这十七八骑的速度,发现当他们冲到自己阵前时,自己的阵势还不能列成。</p><p>步卒对抗骑兵,全凭阵型,阵势如果不成,就真的会被这十七八骑将己军扰乱,而敌援军的主力紧随在敌骑之后,己军一乱,它必会趁势而击,到那时,后头泗水渡口的守军不用说,看到便宜处,肯定也会出寨来击,这样一来,底下的仗就没法打了,必败无疑。</p><p>黄迁心道:“敌援军千人,泗水渡口守军五百,我部只有五百人,本就是以寡击众,断不能再让敌骑冲乱了我部。”当机立断,令部中军官,“汝等速布阵!”令部中的蹶张士开弩搭矢,预备弩射,又令弓箭手也预备射击,最后点了二十余精卒,令随自己出阵,拦截来骑。</p><p>二十余精卒皆重甲猛士,持大盾,挟铁矛,分成两排,列於正在形成中的主阵前,如一堵厚墙。黄迁提铁矛,立此小阵最前,紧盯来骑,做好了一旦弩射不中,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