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阴少府哀伤洛城 孙讨逆嗟叹往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t;<p>“董卓入京后,先后收并了北军、西园军、故大将军与故车骑将军的部曲,复又使吕布杀丁原,吞并了并州兵马,洛阳诸军,早就悉入其手。”</p><p>荀贞插口问道:“我闻皇甫将军、盖京兆早前被董卓召到了洛阳,不知他两人现下可好?皇甫将军留在三辅的部曲、盖京兆留在京兆尹的部曲现下又是归谁统带?”</p><p>听荀贞问及皇甫嵩,阴修摇了摇头,叹道:“皇甫公一世英名,到今乱时,却反倒糊涂!”</p><p>“噢?”</p><p>“他如是听了盖元固之议,恐也不会有后来的天子西迁事,更不会有他险些丧命洛阳之事。”</p><p>“险些丧命洛阳?”</p><p>“可不是么?董卓召他入洛,盖元固劝他不要应命,他的长史梁衍也劝他不要应命,都说应当响应关东义军,应该起兵抗拒董卓,可他却不肯听从,舍弃部众,轻骑来了洛阳。一到洛阳可好,就被董卓诬造罪名,被抓下狱。”</p><p>“竟有此事?”荀贞急忙问道,“这是何时的事?现在皇甫将军还在狱中么?”</p><p>皇甫嵩原是左将军,董卓征他入洛时,改授以城门校尉之职。按此,荀贞本是应该称皇甫嵩为“皇甫校尉”才对,可他一口一个“皇甫将军”,明是不认董卓的任命。</p><p>“不久前还在狱中,不过现在已经出来了。”</p><p>荀贞松了口气,说道:“皇甫将军威名盖世,本朝名将,董卓素嫉惧之,当闻将军应召入洛时,我就有将军或会被董卓所害之忧,不意竟果险成事实。董卓既素惧忌将军,已把将军下狱,而前不久却又把将军释出,这必是有人相救之故。”问阴修,“不知将军是为何人所救?”</p><p>“是被其子皇甫坚寿所救。”</p><p>“我闻皇甫坚寿不是在长安么?”</p><p>“他原是在长安,后闻其父被囚,便从长安驰来洛阳,他到洛阳时,董卓刚好在置酒高会,他於是就入到董府,来到席上,直前质问,责以大义,叩头流涕,时在筵上之人俱为之感动,皆离席恳求,共同请求董卓释放皇甫公。皇甫坚寿素与董卓友善,董卓因便起身,握其手,让他与自己同坐,遣使令免皇甫公,不但释放了皇甫公,还复拜皇甫公为议郎。”</p><p>人的性格不同,为人处世不同,交的朋友也就不同。</p><p>董卓忌恨皇甫嵩,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曾建议皇甫嵩杀了董卓,可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却和董卓的交情一向不错,也正是得亏了皇甫坚寿和董卓有交情,皇甫嵩也才侥幸免了一死。</p><p>孙坚喟然叹道:“皇甫公固当代之楷模也,但有些时却未免太过、太过……,唉。”</p><p>当年讨黄巾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