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大丈夫宁鸣而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两汉世风质朴,重义轻死,不但士子,包括轻侠、寻常黔首在内,很多都是做好事不留名、施恩不图报,郑泰也是其中之一,他与荀贞压根就不认识,劝动何进出手帮助荀贞之后,他也压根没想过把这件事告诉荀贞,因此,荀贞对此事不知。</p><p>荀贞虽不知此事,但在年底时,先后接到了袁绍、何顒阴修等人的回信,加上他此前陆续接到的曹操、王允、孔融、荀爽、皇甫嵩等人的回信,他本是略有些忐忑的心思便也就定下来了,有这么多人答应相助他,如果他还被赵忠因为李鹄之事而治罪,那他也无话可说了。</p><p>李鹄的事能得到这样的暂时解决,告一段落,说实话,荀贞也是暗地里松了口气,他不想这么快就和赵家翻脸,一来准备不足,二来他也想这么快就离开魏郡,踏上“逃亡”的道路,</p><p>他还想着能把魏郡治理得更好一点,治出个更好的成绩,让天下人知道他不只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也是一个能治民的人,这样,文武兼资,等到诛了赵氏,再加上他这个和阉党势不两立、不畏强御的美名,将来乱世的时候收获肯定会很大。</p><p>接到袁绍、何顒等人的回信后,又过了没几天,就是十二月二十九了。</p><p>二十九乃是小岁,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许仲、江禽等人无论远近,皆在这一天齐聚邺县太守府,拜贺荀贞。</p><p>荀贞简单地办了一个酒宴招待他们。</p><p>魏光和他的两个儿子也参与了这次宴会。</p><p>说起魏光,赵然是邺县的地头蛇,在邺县消息灵通,耳目众多,尽管现在他躲到了城外的庄子里,但就在魏光到邺县、当天去太守府的当晚,赵然就获知了这件事。</p><p>毕竟魏光本是赵家门客,在赵家的地位当时还不低,赵家的人大多认识他,所以一见他去太守府见荀贞,便是再愚钝之人也嗅出其中必有不寻常之处,魏光断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来见荀贞,所以马上就有人出城去县外庄中将此事告与了赵然。</p><p>别人能看出这件事的不寻常处,赵然当然也能看出,而且因为事关己身,他更加敏感,闻知之后,惊怒交加。</p><p>荀贞先捕李鹄下狱,继而召魏光进府,这是想干什么?</p><p>赵然不认为荀贞这是想对整个邺县赵家下手。</p><p>毕竟赵忠势倾朝野,荀贞与之相比,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好有一比:蚍蜉撼大树。</p><p>所以,也不止是赵然,任谁也想不到荀贞会敢与整个邺县赵家作对,别说赵然猜不到,便是袁绍等人也没想到,他们只是看到了荀贞与赵氏似乎不对付,要知,许多士子、党人都和赵忠这样的宦官家族不对付,但不对付是一回事,下手诛灭整个邺县赵氏是另一回事。</p><p>既然荀贞不是想对赵家下手,那么他召魏光入府,并且在当天就辟除魏光为郡曹史,这么一一副笼络的姿态,很显然,极有可能是想对赵然下手了。</p><p>赵然既是惊怒,又是惊疑,他召来得力的门客,讲了这件事,说道:“魏光本我门客,知我甚多事体,豫州儿召他入府,任以郡职,此必是为图我!汝等有何以教我?”</p><p>一个门客说道:“早年魏光投到少君门下,少君待他极厚,赏赐甚丰,委以重用,他不知好歹,却辞少君归家,这倒也罢了,今日却又投到豫州儿门下,实在在背主忘义!不可忍也。”</p><p>“事已至此,如何是好?”</p><p>这个门客说道:“就像少君说的,魏光昔为少君门下亲近之人,知少君甚多隐秘之事,今他投豫州儿,豫州儿也许真会不利於少君,当下之计,以在下看来,只有一个办法!”</p><p>赵然急切地问道:“是何办法?”</p><p>这个门客跪坐席上,伸手如刀,向下一劈,说道:“遣一死士,将此贼刺死!如此,豫州儿纵欲对付少君,也无计可施了也。”</p><p>赵然大喜,复转迟疑,说道:“此条计策,豫州儿必也会想到,想来他对魏光的保护定会十分周到,恐怕刺之不易。”</p><p>另一个门客对刚才这个门客的献策表示不屑,斜了眼他,对赵然说道:“少君所言极是。豫州儿素谨备,早前李骧之死,想来就是豫州儿下的手,他既然能刺死李骧,那么他当然会想到少君可能会刺魏光,那么他对魏光的保护肯定会十分谨慎,怕是刺之不易。一旦行刺失败,暴露出来,反而加强了魏光叛少君之意,并空自落了把柄给豫州儿,得不偿失。”</p><p>汉离上古未远,有春秋战国之遗风,敌对双方之间互派刺客行刺之举屡见不鲜,只本朝至今,死、伤在敌人或政敌所遣之刺客手下的,单只将军、公卿就有好几个,所以就像这个门客说的,别说荀贞的确曾派人刺死过李骧,就算荀贞没干过这件事,他也会注意对魏光的保护的。</p><p>赵然连连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对,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p><p>“以在下之见,与其刺杀,少君不如先派人暗下里与魏光接触,如魏光这等市井之徒,无非待价而沽,少君只要开出合适的价钱,不愁他不会再转投少君的门下。”</p><p>这却是这个门客不了解魏光之切地问道:“是何办法?”</p><p>这个门客跪坐席上,伸手如刀,向下一劈,说道:“遣一死士,将此贼刺死!如此,豫州儿纵欲对付少君,也无计可施了也。”</p><p>赵然大喜,复转迟疑,说道:“此条计策,豫州儿必也会想到,想来他对魏光的保护定会十分周到,恐怕刺之不易。”</p><p>另一个门客对刚才这个门客的献策表示不屑,斜了眼他,对赵然说道:“少君所言极是。豫州儿素谨备,早前李骧之死,想来就是豫州儿下的手,他既然能刺死李骧,那么他当然会想到少君可能会刺魏光,那么他对魏光的保护肯定会十分谨慎,怕是刺之不易。一旦行刺失败,暴露出来,反而加强了魏光叛少君之意,并空自落了把柄给豫州儿,得不偿失。”</p><p>汉离上古未远,有春秋战国之遗风,敌对双方之间互派刺客行刺之举屡见不鲜,只本朝至今,死、伤在敌人或政敌所遣之刺客手下的,单只将军、公卿就有好几个,所以就像这个门客说的,别说荀贞的确曾派人刺死过李骧,就算荀贞没干过这件事,他也会注意对魏光的保护的。</p><p>赵然连连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对,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p><p>“以在下之见,与其刺杀,少君不如先派人暗下里与魏光接触,如魏光这等市井之徒,无非待价而沽,少君只要开出合适的价钱,不愁他不会再转投少君的门下。”</p><p>这却是这个门客不了解魏光之为人,魏光若只是为了钱财,他也不会辞别赵然归家了,他是一个虽然出身草莽,但却好名、有志之人,所以他才会放弃在赵家的优厚待遇而归还家乡,宁愿闲居家中,也不愿再为赵家走狗,这个门客却打算用钱把他收买回来,可谓是可笑之极。</p><p>赵然听了之后,对这个门客的建议却是极为欣赏,连连颔首,说道:“你说得不错!你说的不错!既然如此,就劳烦你一趟,私下里去见见魏光。”</p><p>赵然却也是可笑,魏光投到他门下多年,他对魏光的了解却还不如只与魏光见了没几面的程嘉,也难怪他得不到魏光的效忠,如此无识人之明,落到今日的地步却也是活该。</p><p>这第二个门客得了赵然的称赞,喜形於色,顿了顿,欲言又止。</p><p>赵然说道:“你还有何话说?尽管说来!”</p><p>“是。其实以在下之愚见,少君似不必如此费工夫。”</p><p>“噢?”</p><p>“只需少君一封信去到京师,求得常侍的只言片语,一个小小的豫州儿何足挂齿!”</p><p>他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p><p>赵忠在京师欲治罪荀贞,但是被袁绍、何进、阴修等人合力阻拦之事现在还没传开,地方州郡尚不知晓,可赵然是赵忠的族人,却是已知了此事,知道赵忠那边阻力很大,指望赵忠在朝中治荀贞的罪,怕是难成了。听了这个门客之话,他心道:“如能治了豫州儿的罪,我又何必如此惊乱!”大为不悦,哼了声,站起身,拂袖而出。</p><p>留下几个门客在室内,他们大眼瞪小眼,不知哪里说错了话,得罪了赵然,致使他生气离去。在他们这些门客的眼中,赵忠是一棵无人能够撼动的大树,是一座高不可仰视的雄山,以他们想来,只要赵忠动动嘴,荀贞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却是哪里也想不到,因为牵涉到士族、外戚、宦官间的争权夺利,加上荀贞本身的“雄厚”资本,不知不觉间,现如今的荀贞却竟是连赵忠也无法能轻易收拾得了的了。</p><p>第二个门客得了赵然之令,自去寻见魏光,却一连多天不得机会。</p><p>这有几个缘故。</p><p>首先,魏光虽有吏舍住,但荀贞时不时地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