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沈建南之名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沈建南看着稻川裕隆单膝跪在地上,很是满意这个结果。



因为之前,稻川裕隆虽然一样称呼沈建南大人,但只是一种尊重和敬仰的称呼。



现在,就不一样了。



行标准的武士礼,代表着效忠甘为下属的意思。



这就是稻川裕隆的聪明之处了。



如果就简简单单接了刀,沈建南对他就只会有利用,并且还掉了昔日的人情。



这样的话,那就太亏了。



第一国际所向披靡,收购第一劝业银行,展现出来的实力和资本极其恐怖,成为下属,并不掉分,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



这一点,沈建南当然也知道,也很欣赏稻川裕隆的审时度势。



将刀交给稻川裕隆,沈建南说道:“稻川君何不试试此刀。”



贵宾间很大。



听到沈建南的话,稻川裕隆恭敬站起来拔出刀,来回砍了两下,赞不绝口说道:“真是好刀,稻川恳请大人给此刀赐名。”



一旁,唐敦厚听得深深无语,对曰本人的厚颜无耻为之叹服。



先下跪,再求名。



这特么简直是把老板当爹了。



沈建南倒是没有这种想法,曰本社会阶层非常严厉,稻川裕隆尽心讨好自己那是他该做的。



想了想,沈建南说道:“就叫寸韶光了。”



稻川裕隆连忙道谢,珍重收好长刀。



而这时,新的一轮拍卖再次开始。



是一件幕府时代的铠甲,这种东西,在曰本民间保存很多,并不少见。



所以,拍卖一般。



最终被下面普通客席的一名青年,以五百万日元拍走。



宝石、古玉、字画、瓷器。



连续拍了六七件拍品,沈建南都没有出手。



随着女优的介绍,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一只箱子,走上了拍卖台。



等到放好,女优的掀开上面蒙着的红布说道:



“鼎,在华夏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传说和神话。



传闻中,夏禹王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国灭则鼎迁。



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下面这件拍品,为本场拍卖会的压轴物品,此鼎名为东周错金椭铜鼎......”



“......”



曰本自古以来备受华夏文化影响,对于鼎之重,有些人的了解和敬仰,甚至比华夏人还要重。



随着女优的介绍,在场诸多宾客纷纷看向了拉开红布的玻璃箱子。



一尊三足带盖铜鼎,静静陈立在箱子里。



此鼎保存极其完好。



三足像是兽爪,牢牢抓在玻璃底层,整个鼎身泛着光亮的金色,连环成花纹状围绕整个鼎身完美衔接,令人一眼看过去,甚至怀疑此鼎是不是黄金制作的。



盖子的做工更加精细,两侧有一对对称的马形手柄,看起来栩栩如生。



沈建南之前已经看过照片,但那只是平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