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路线是个纲 纲举目就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的确,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不过,由于这个苗区没有文化,也就从来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因而,我们至今很少知道它里面曾经发生过几多激动人心的事儿。

  此外,在当时信息很不对等和外界都用一副副有色眼镜观照的情况下,这个神秘苗区还是产生不少被弯曲了的事实,甚至被视为稀奇古怪的“邪恶轴心区。”

  比如,一些人认为在一些苗族女同志们的身上,居然有一种神乎其神、无形无色无味、且能在百步之外放倒一切路人的神器——蛊毒,令不明真相的广大汉族同志只要一听到“草鬼婆”三字时,就会毛发倒立、栗栗危惧,就像今天人们害怕恐怖分子一样。

  总而言之,在彼时的中华大帝国上,它独特得就像一桌大鱼大肉中孤独存在的一碗酸汤。

  呵呵,又扯多了。

  却说双方这一僵硬、隔离的关系,对后来下司两岸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简直就像将白毛狗染成了黑毛狗的一样,浸染深远,跨越百年。

  所以,直至今天,我们依然看到下司两岸上存在诸诸多多风情不同、发展差异、牛是牛、马是马、难以抹掉的痕迹,也就是从说的、到穿的、到唱的乃至到吃的等方方面面都存在差异的烙印,就是从这个时期遗传下来的。

  同样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社会的东岸狗和西岸狗,也都秉承“各为其主、竭忠效命”的狗族精神,同样坚持着一份狗类的对峙和博弈。

  就是说,只要西岸上的狗们来到东岸上时,即被我们打得片甲不留;而当东岸上的狗们去到西岸上时,同样被打得落荒而逃。

  因为,对所有东岸狗来说,必须坚决拥护伟大苗王的指示,绝不能接受任何来自西岸上的同化政策。这是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绝不姑息!

  所以,每当众多东岸上的狗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张口狂吠,一致大骂西岸狗是“修正主义,”是“赫鲁晓夫。”

  同样地,对一些居住在西岸上、已与汉民建起了较多来往关系、时有坐在一起喝酒吃肉的苗人和仫佬人,也被东岸上的人们仇视为眼钉、肉中刺,并被臭骂为“茄子开黄花,”也就是变了种的另类、叛徒和苗奸分子。

  总之,两岸上所有的人和狗,都完全服从于一条相似于480多年后你们的伟人说出的教导——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还有——

  “路线是纲,纲举目张。”

  却说这种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必然让整个地区活在一只超级积压的液化气罐上,随时都有泄漏和爆炸的可能,只需一粒小火星就能在顷刻间扩散四面八方。

  也就是,世道太乱、不服就干!

  那是到明宣德三年(1428)时,在清平卫(今炉山镇,凯里市前身)那边,又有一名人生需要闹腾一番、即便伤筋动骨、丢掉小命也在所不辞、大名叫做“阿夜”的苗族匹夫,带领一帮愤青们站起来刷存在感了,一路上都是响锤敲重锣。

  有道是,地位再高,也怕菜刀!

  因此,这场风卷残云的波澜,仅在几天之内就覆盖了清平卫的全境,且很快蔓延到只隔二三十里远的下司这边,弄得无数色泽鲜艳的液态物们,纷纷出洞而离开主人,染红了马尾河,也弄得下司、麻哈这块地盘上的所有平衡全部被搅乱。

  不得已,贵州官方再次动用到军火库里的一切装备,并调动出不少于十万的人马,且又把那条“斩尽杀绝”的政策用干用净,才将这场群体性事件平息下去。

  一句话,你的野牛颈粗,我的老虎口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