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路遥知狗力 日久见狗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想,那情形又像4000多年后你们的伟人领导那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一样,一次又一次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先后成功突破不下五十次的反“围剿,”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受尽了各种难以想象的磨难。每天,都有一批批同志们倒下去。

  而紧跟其后的狗们,也同样走得精疲力尽、气息奄奄,从孙子辈一直走到曾祖父辈,但从没有一条狗彷徨动摇而脱离组织。

  就是说,别看我们这些当狗的,改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忠诚;改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初心。

  所以,至今,在下司狗家族一直还在传唱着的那首“狗类迁徙古歌”中,也同样弥漫着一份悲壮的气息。

  尽管如此,为了让主人们补充能量、活着前进,我们那些饥肠辘辘、吐出长舌的狗类们,一路上坚持追捕围猎、效力尽忠,发出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的口号。

  因此,在崇山峻岭、浓密丛林的深处,时常传来人们和狗们获胜后发出的笑声和叫声。许多闭上了眼睛又复活过来的主人,感恩地用嘴唇去亲吻狗的鼻子,称之为再生父母。

  总之,在这条遥不可及的流亡路上,每天都发生许许多多狗救人、人救狗、同呼吸、共命运、只差没有一起分享蚊子肉吃的感动事迹。

  一句话,路遥知狗力,日久见狗心。

  于是,由于经历硝烟弥漫、血火相拼的频频洗礼,历过长年累月、寒来暑往的反复奔波,经受崇山峻岭、丛林猛兽的屡屡考验,又是如同多少年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同志说的“用进废退”真理一样,我们狗类体内的等位基因在比例上不断发生细微的变化,最终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基因不断改良、体质不断增强、韧性不断提升、嗅觉不断敏感、牙齿不断尖锐。

  也就是,鸭妈妈生出了“哪吒蛋。”

  所以,今天我这条下司狗的后代,一直运用狗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眼光,去观照这段关乎人类和狗类生死存亡的艰难历程。

  老夫我常想,此乃又是应验了多少年后伟大思想家老子同志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哲理也。如果,换上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万分感谢苗族先民赐予这份兵荒马乱、流离转徙的生活。

  尤其是,在这一路上,由于有着你们诸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先进文化的引领,受到潜移暗化的我们,个个都不断成为智商高、情商高和逆商高的“三高狗。”

  的确,当初,我们选择人类时,并不是陷进热恋的少妇——智商低,而是那些目光如炬、仰望苍穹的古代狗类思想家们,还是具备了宁可拜错神、不可跟错人的远见卓识。

  也就是,一条狗能走多远,看它与谁同行;一条狗有多优秀,看它有谁指点;一条狗有多成功,看它有谁相伴。

  让老夫我再次感叹——“幸哉,狗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