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干部有能耐 两岸都解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接下来,武戏下岗,文戏上岗。

  也就是,自清雍正六年(1728)起,大清王朝竭力在这块土地上设官建制,设置起了“苗疆六厅。”

  它们是——都江厅(今三都县)、古州厅(今榕江县)、八寨厅(今丹寨县)、丹江厅(今雷山县)、台拱厅(今台江县)和清江厅(今剑河县)。

  此外,并在多个地方安屯设堡,大量迁移屯军和屯民,将苗区完全置于武装管制之下。

  其中,位于下司东面的凯里,于雍正十年(1732)被设置上了一个叫“凯里卫”的政权。

  这也就是说,下司将逐渐走出它“灰色地带”的历史。

  接着,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工作队、包村干部和支农军等,纷纷深入苗疆的田间地头,推进网格化管理,开展清查户口、丈量土地、设立保甲、驻扎屯兵、建立学校、修建道路、废除土司税赋、推行官方税制等等战后重建工作。

  具体是,领导包点,团队驻点,部门结对,干部支持。

  当中,为了贴近苗众和方便工作,麻哈州甚至要求所有下沉到铜鼓、摆仰、白午、新华、同兴、和平、岩寨、翁义等驻村的汉族干部,一律学会说苗话。因此,许多的“苗语速成班,”就在路边上、屋檐下、甚而是路途中,应运而生。

  就是说,很多干部都拿出满腔的责任、使命和爱心,真正做到下乡送温暖。

  其中,为了方便登记户口,针对苗民们由于没有汉文化姓名而无法入册的情况,聪明的汉族干部们竟然创造性地为他们命名。

  这分有几种情况——

  一是,当问到某村民叫什么苗名时,如对方答曰——“李、里、理”(音)等,就直接给他命名“李姓,”如对方答曰——“王、往、枉”(音)等,就直接给其命名“王姓。”

  二是,当遇到对方的苗名读音在汉语发音系统上没有这个音调时,“潘氏”的干部可以直接为他命名“潘姓”,“张氏”的干部可以直接为他命名“张姓。”

  三是,提供百家姓,让本人或本族人根据意愿自行选择。

  于是,一直使用“子父连名制”的苗族主人们,竟然一下子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应用得最广泛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体系内。

  也从此,苗民们正式成为编户的人口,每个村都有了第一本集体户口簿。

  我想,此处,大家可以分享一下200多年后你们伟人的一条微博——

  “当正确的政策方针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

  而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也可以看成——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苗区,还要善于建立一个新苗区。”

  此处,掌声在哪里?

  不过,既然咱们提到苗族这个古老的“子父连名”制,本老狗又有必要向在座各位解释几句——

  它产生于非常遥远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在区分直系血亲和非直系远亲的功能上特别牛逼、一听了然,长久发挥过很强的社会功能。

  比如,祥里雄那小子的苗名叫“祥-里-雄”——“祥”便是他,“里”便是他的老爸,“雄”则是他老爸的老爸。

  再往上,便是——“祥、里、雄、祥、勾、msp; “当正确的政策方针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