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嬴稷显示用人术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何这么说呢?边界受到伤害,秦国的自己的注意力也只能放在自己的这个一亩三分地上面,如果强行攻伐,最后只能够吃力不讨好,嬴稷也不是笨蛋他派白起回来就是想要遏制住秦国的征战之心,周边的国家并不是惧怕他们,而是一直欠缺一个野心,而这次他们自己呢野心,也是被白起彻底抵抗住了?现在的秦军注意力集中精力在秦国边界雁门之上呢?

  这次秦国之所以派司马错就是他处理事情比较机智,比较有能力,所以秦王才会派他去的原因。其实历史上无论是战国时期的赵国,还是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都免不了匈奴的骚扰。所以在抵御匈奴这件事上,两者都下了大功夫。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这件事上,战国却做的比秦国好?战国都有抵抗匈奴的能力,而能统一天下的秦国却拿匈奴没办法,难道真的是秦国实力不济吗?

  仔细研究会发现其实不然。首先,从匈奴的实力来看,战国时期,虽然匈奴进攻势头很猛,但是除了匈奴以外,还有其他的草原部落,它们相互制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赵国对匈奴的抵御。反观秦国时期,这时候的草原部落已经没有当时那么多了,能过削弱匈奴的力量少了,使秦国抵抗匈奴的难度增加了。

  其次,从两国的实力来看,其实两者相差不是太大。赵国不仅有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这一政策,在作战方面,颇有成效。还拥有大将李牧,李牧的军事才能十分了得,在与匈奴的对战中,大败匈奴。而秦国,能够以己之力统一天下,也足以说明其实力非凡,但是在一统天下之后,秦国元气大伤,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在对抗匈奴上,秦国前期攻打,后期采取了修长城以防止匈奴骚扰的手段。

  所以,秦国不是没有抵抗匈奴的能力,而是两国的处境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不可否认,赵国军队十分强大,使之能够抵御匈奴。而秦国也有抵抗匈奴的能力,只是相对保守,将匈奴据于长城之外,若要真论实力,匈奴还是难以和秦国正面对抗。

  每个国家都是对待的外敌方法都是有明显差异的,只不过看的问题方法,有细致不同,此刻的嬴稷也是不知道司马错自自己能不知道自己能否解决这些人或事情,但是他自己也是相信他的,当年平定蜀中司马错都能够迅速解决这些事情,这次也是一样如此。为何嬴稷会如此信任司马错,那是因为在自己未当大王之前,因为自己父亲秦惠文王在的时候,司马错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秦惠文王很快就去世了,司马错的作用在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昭襄王继位之后,更为的突出。司马错在自己秦昭王的时代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祖先,司马迁是司马错的后裔。司马错经历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君王,在秦昭襄王统治的时代,司马错得到了重用。

  其实,司马错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已经开始率领军队打仗了,并且在选择攻打巴国和蜀国的战争中,尽管与张仪有所争论,但是司马错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帮助秦国攻占了蜀国,最后占领的蜀国的一部分土地,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并且当在蜀国发生叛乱的时候,司马错很好的平定了叛乱,然后使得秦国的军事力量和实力在战国时代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在秦昭王统治的时候,司马错担当国尉,带领军队攻打魏国襄城。但是随着朝廷中将领们的更替,司马错的官职一降再降,后来成了客卿,没有实权。

  尽管后代的司马迁没有大篇幅的写自己的先祖,但是通过史书中的有限的文字,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司马错高超的军事才能。司马迁是将行军作战看成是艺术,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排布中一招制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秦国上下均以有多少军事力量为荣的大背景下,司马错却始终恪守着他的心中坚守,默默在暗中积攒自己的力量,为秦国的强大献出自己的力量。若司马错不是大政治家,谁还能是呢?

  再有一句老话说得有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一句通俗的话,到底情况如何,会要变成什么样?这些个事也是不是他自己能够估计,但是他自己也是相信司马错的能力,他自己一定能够拿出结果呢?到底结果如何就看后面的路程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