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真正来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www.bxwxorg.com(笔下文学首字母+org点com,bxwxorg.com)找到回家的路!</p>

  佟人堂一边笑一边说,“好眼力好眼力,更关键的是好人品啊!”</p>

  余耀心中苦笑,若是按照行里的说法,这应该是搭错筋了。</p>

  “小伙子,你能看出龙袍是一件戏服,确实有眼力,这个我祖父也不能判定,我算是跟你长了见识了。但是,这一笔一砚的价值么,我祖父是知道的,祖传三代,我一样也知道,而且比你更详细!既然不想流出国门,不得不慎重啊!”</p>

  好嘛!濮杰不由摸了摸心口,合着这老爷子原来是设了个机关!这表演水平,比“海娃死了”“十年了”可牛逼多了。</p>

  幸亏余耀没打诳,不然怕是一件也买不了了。</p>

  “你们赶时间么?要是不赶,先听我说说?”</p>

  “好!”余耀点点头。</p>

  佟人堂先把东西归置到一边,然后认真泡了茶放到茶几上,“佩服佩服,先喝茶。”</p>

  余耀喝了一口茶,直奔主题,“老爷子,这一笔一砚的来历你真知道?”</p>

  佟人堂点了一支烟,好似了了一桩心事,美滋滋吸了一口,“那是自然!若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就只能送到文博单位了。我不想送到文博单位,还是想让祖传的东西能被私人珍藏,而且是懂行的真正藏家!”</p>

  “这支笔,不会真的就是诸葛笔吧?”</p>

  “不是。这是一支明代万历年间的宣笔,明代宣笔已经势弱,但有一个宣笔高手机缘巧合收集全了制作一支笔的紫毫,便仿制诸葛笔的制式,用紫竹做了一支。”</p>

  余耀一听,“明代万历年间的东西?老爷子,您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详细?”</p>

  “你有所不知。这支笔做出来,独一无二;所以单独又做了笔套保护紫毫,笔套上,是刻了字的!”</p>

  “明白了,原来的笔套,也是紫竹的!但是您的祖父不慎丢失了,又另做了一个竹套。”</p>

  “不是我祖父,是我父亲。破四旧的时候,这老木匣比较大,本来想单独藏起毛笔和砚台,却不小心弄丢了。”佟人堂解释道,“原先的笔套上,刻有:偶得紫毫,慕诸葛笔谨制,大明万历九年。”</p>

  余耀点点头,即便如此,价值上和他估计得也差不多,接着又问:“这歙砚,是汤显祖的东西总没错吧?”</p>

  “其实也不能算。这不是你眼力的问题,因为年份对,刻铭说的确实也是汤显祖。”</p>

  余耀一听,这毛笔,自己算是没判断失误,但若这砚台不是汤显祖用过的,那可就有点儿走眼了;不过,是一方明代的砚台总没错。</p>

  “这砚台,原先也是有一个白铜盒子的!当年倭国入侵,我祖父带着一家老小从燕京到江州。有一段路坐马车,行李箱不小心摔了出去,东西散了,砚台从盒子里掉了出来,所幸没有损伤。匆忙收拾散落的东西,又怕遇上土匪,这盒子就这么没了。”</p>

  “嗯,这砚盒上想必也是刻了字的。”</p>
<也差不多,接着又问:“这歙砚,是汤显祖的东西总没错吧?”</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