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你听懂了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www.bxwxorg.com(笔下文学首字母+org点com,bxwxorg.com)找到回家的路!</p>

  “工人?”余耀心道,越听越乱了,难不成,那枚鬼脸花钱,不是钟家祖传,而是钟千粟无意中得到的?</p>

  “很奇怪么?那时候钟毓都没出生,你这年纪更不会懂,只有工人农民干部,哪有什么古玩商和古玩市场!”</p>

  “那他想做这个,纯粹是兴趣了?”</p>

  “确切地说,我并不知道他想做不想做。”</p>

  “那这张图?”</p>

  “当年,晨光陶瓷厂,就我和钟千粟的活儿最好,别的我都服他,可有一样,我的国画底子比他略强。虽然在陶瓷上作画,用的是勾笔,但触类旁通,我一样拿得起放得下。当年,我们互相学了点儿东西。”</p>

  瘸爷说到这里,眼神有些迷离,“我俩一起在一个车间干了几年。后来,大约是八十年代初的一天,他拿了这张图,问我画得怎么样。”</p>

  余耀看到瘸爷的样子,心下忽而一动。这瘸爷能给自己说这些,怕也不全是不想欠自己的!这种事,积压心底,有时候需要一个宣泄的由头。</p>

  同时,自己的眼力,或许让瘸爷觉得,不仅是一个合格的聆听者,或许还能顺带破破一些个若有若无的疑点。</p>

  根据瘸爷说的,当年他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元青花大罐,最名贵的,就知道永宣青花,只觉得这罐形有点儿少见。</p>

  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元青花虽然如今名头震天响,其实真正被研究的历史很短。</p>

  民国时期曾经有一对龙纹象耳瓶流出国门,上面除了纹饰,还有文字,包括“至正十一年”的字样。五十年代的时候,被一个叫波普的美国人发现,这才引发了大规模的研究。</p>

  从此以后,才有了“至正型元青花”的说法,一般是指采用苏麻离青钴料而且纹饰丰富的元青花。</p>

  其实宋代就有青花瓷了,不过很普通很粗糙,元代的有些青花瓷也是如此,直到后期才出现“至正型元青花”。</p>

  即便是“至正型元青花”,大多也都是龙纹、花卉纹什么的,这样的元青花,目前存世的应该有几百件。</p>

  但是,有人物故事画片的大型元青花,就太少了!</p>

  后来的研究者怀疑,这不是蒙元帝国掌控浮梁瓷局时期的产物,因为至正这个年号的后期,瓷都已经被朱元璋给占领了,带有人物故事画片的元青花,极有可能是朱元璋掌控时期才有的,所以才这么有特色,同时也很稀少。</p>

  民国时期,国内对元青花没什么认知,就算有研究的,也只可能是个别私下的。</p>

  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外对至正型元青花已经研究得可以了,国内却仍远远落后,只有少数专家和顶级藏家了解一些。至于国内刚刚出现的一些零散古玩市场上,更是知者甚少。</p>

  据说,当年三顾茅庐元青花大罐刚刚出现的时候,就被当成明代青花交易过。</p>

  “结果钟千粟告诉我,这是元青花大罐!还给我讲了什么叫至正型元青花,还说这种带有人物故事画片的,绝对是个中极品。”</p>

  瘸爷听了之后愣了一阵子,半天才问道,“你这都是从哪里知道的?”</p>

  钟千粟想了想才回答,“主要是听广播,你知道土耳其这个国家吗?有个托普卡帕皇宫,有几十件元青花精品呢!”</p>

  瘸爷又问,“那这个画片内容,也是你从广播里听来,然后凭想象画的?”&lp;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外对至正型元青花已经研究得可以了,国内却仍远远落后,只有少数专家和顶级藏家了解一些。至于国内刚刚出现的一些零散古玩市场上,更是知者甚少。</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