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蒯良走荆奔徐州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www.bxwxorg.com(笔下文学首字母+org点com,bxwxorg.com)找到回家的路!</p>

  蔡瑁咬着牙,有点犹豫道:“无姐夫之令,调动大军,只恐受人诟病!”</p>

  “若不杀之刘备,更恐后患无穷啊。”蒯越道:“我知德珪怕无功而返,然而,当此之时可不是犹豫的时候。在城内已是大动干戈,扰了人心。若不紧急追击,只恐事后后悔!”</p>

  “我也知,此去未必能寻到刘备,杀了刘备,然而,重创其军,趁机当他逐出襄阳,也算次功也。虽不能除大患,却能重创其根本,让他短期内再无果来谋荆州,否则,必有大祸!”蒯越道。</p>

  “异度是说,刘备回了襄阳要出兵来攻荆州?!”蔡瑁咬牙道。</p>

  “恐怕他早有此念!”蒯越道:“德珪不知晋厉公杀三卻矣?!莫非德珪优柔矣,寡断矣,不忍心矣?!今已得罪刘备,若半途而生不忍之心,必被其所报复。当仁不仁,不义之人,然,不当忍之时而生不忍,祸至矣!”</p>

  蔡瑁一凛,蒯越是要提醒他,祸根已经种下,只要这件事做下了,只要开了头,就不可能半途而止。若是中路懊悔,那基本与晋厉公一样的下场!</p>

  “襄阳是荆州门户,若不发兵,待刘备卷兵而来,那时德珪如何距,不如此时整兵而战!”蒯越道:“德珪莫非忘矣?!刘玄德若以诛逆贼名而发兵来,德珪死是小,恐与晋厉公一样背负恶名死矣!”</p>

  毕竟蔡瑁刚刚在荆州内行事,就是现成的把柄和出兵借口,理由。</p>

  “刘使君有义名,一呼百应,内外呼应,荆州恐是刘备之荆州也!”蒯越道:“刘备雄兵二三万余,又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用兵如神!此时当要主动!”</p>

  蔡瑁一咬牙道:“可也!吾已犯下一,不惧再犯下数条……待逐杀刘备出襄阳,届时吾再与姐夫请罪!”</p>

  当下便收拾兵马,调兵遣将,竟是带着大军一路往襄阳去了!这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削弱刘备的实力的。哪怕不能诛杀刘备,或者是将他的大军全军削灭,但是只要削弱了他,便是除祸根,也为以后更能省心省力之意!</p>

  蔡瑁这么大的动静,荆州之内简直哗然。有很多义士都觉得这蔡瑁实在太过份了!这是要倒行逆施,一手遮天啊!</p>

  他们纷纷趁着蔡瑁出城之机,前来寻人刘表说事抗议。</p>

  因此这城内的动静也是一片喧嚣,不曾安宁。</p>

  蒯良对刘表道:“蔡瑁出城去了,果不出所料!”</p>

  刘表闭上眼睛,他哪不知道?!只是可惜,竟真的叫刘备逃了,这可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也是埋下了祸根。</p>

  而城内的动静,也是因为所有人都不知是刘表的默认,只以为是蔡瑁的专权而来抗议。其实,默不默认的也不重要了。</p>

  对现在的蔡瑁来说,如今的荆州,已经没有能威胁他的人了。所以他可以放心的把大后方空出来,只去追逐刘备。</p>

  因为现在刘琦不在,孙策已退兵,而只要逐出了最大的威胁刘备,蔡氏一党在他死后,就能顺利接管荆州。</p>

  刘表虽然虚弱,可是看到此情此景,已是下了决定,道:“子柔,刘备身上有当日吾与琦儿之信,当时太过信他了,这是后患。倘他去了襄阳,反蒙骗琦儿,利用琦儿,荆州事一切休矣……”</p>

  蒯良心中已有所感,不舍的看着刘表。</p>

  刘表拉着他的手,道:“趁着众人非议,你以唤回蔡瑁之名,速出城去,带着荆州印,还有我的书信。去寻琦儿,等我死后,亲自护送琦儿回来主持大局,那时,徐州兵会一并进来……你与琦儿的安危必无患。现在,你不要呆在城中了,若被污以外通敌之名,你必死无疑!”</p>

  蒯良泣道:“主公如此,良若离去,主公何人照顾?!”</p>

  “将死之人矣,”刘表道:“总不至于无人管顾。切记,荆州为重!”</p>

  刘表将荆州印,还有里面的书信,当然包括遗书都交托到蒯良手中,蒯良郑重的接过氏一党在他死后,就能顺利接管荆州。</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