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遇张杨仲达难为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www.bxwxorg.com(笔下文学首字母+org点com,bxwxorg.com)找到回家的路!</p>

  这九州诸侯,哪一个是好鸟?!</p>

  众人发出笑声来,见司马懿一直笑而不语,便笑问道:“军师以为可援否?!”</p>

  司马懿笑道:“援自是要援,马腾之子马超为徐州如此效力,若不相报,难免令人不齿。因此,自是要援。”</p>

  众人听了,便听出来司马懿是话中有话。</p>

  幕宾心中最为敏锐,他看司马懿只说个开头,便道:“若派援兵去,必经过河内,弘农等地,要借道。”</p>

  众文臣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借道伐虢的典故吗,异曲同工之妙!</p>

  所以,司马军师虽意在助马腾,然而,也要借道收张杨。</p>

  “那便要写信与张杨了,军师本就是河内人氏,与之信,他必肯借道,归附。”众文臣皆纷纷道。</p>

  “问题不在这里,”司马懿道:“女公子出征之前,曾言张杨不能辖下,若他真心归附主公,必被部下所杀。此事还需从长计议。”</p>

  “河内这等要地,只恐张太守麾下之人,俱都心归曹操,女公子所忧,在理也。”幕宾道:“正因是要地,也是非要不可。”</p>

  “河内是必要纳入麾下的。”司马懿道。</p>

  众人互相商议计策。</p>

  幕宾道:“军师在河内时,可曾听说张杨之事?!”</p>

  “张杨仁和,无威刑,因此不能驭下,”司马懿道:“懿常闻其善,却不曾听其威。此人,可以信任。然而,终究不可倚重。”</p>

  司马懿是什么人?!他是谁?!他这种谨慎小心的人,一般是很少会说不好听的话的。而一个特别特别谨慎的人,突然从嘴里说出来这么一句评价。众人都是一凛。</p>

  这就代表是很严重的话,而且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了。</p>

  不愧是心腹,幕宾道:“军师以为,河内要地,要换人守?!”</p>

  司马懿瞥了他一眼,笑了下,这个话他哪里敢说,便没有直接回答,只道:“此事,女公子自有安排。懿只奉命行事,助张杨拿稳河内,坐稳此处。其余诸事,不可谮越也……”</p>

  众文臣知道他谨慎,听了便想笑,说真的,虽然他们也服司马懿,但这个军师啊,是真的滴水不漏,半点错也不出的。不揽事,不揽功。</p>

  但这个话吧,并不是说真的说了等于没说,有些事儿的预警,他也是做了的。</p>

  至少他这句话,让众人明白,河内不能丢,但指望张杨真的能拿得住,还是少做梦。</p>

  也就是说,解决了这一次,张杨如果还在河内,这河内就不完全是徐州的,说属于吕布的,那还太早。</p>

  但这个事后面怎么办,是调走张杨,或是在张杨身边再放妥当人,或者,换防驻兵……司马懿一概没说。</p>

  这没说的,也正是司马懿想说的。</p>

  所以,这个事的重点,还是他们要操心,然后与女公子建议,为上解忧的意思。</p>

  众人一想这内里暗含的机锋,也是好笑。司马军师真的算是求生欲很强了。</p>

  众人便笑道:“不如先助张杨拿稳河内,余下诸事,报知女公子,女公子必有安顿。只是女公子也在前线,事无巨细,恐怕也不能事事管的过细,其中诸细事,包括用人,还是需要军师谏言。”</p>

  在体制内混都是有潜规则,大家都不愧是老司机了,司马懿看了他一眼,笑了一下,道:“自当如此,诸位与懿共同协力才是。集思广益,方不遗漏细事,不至辜负女公子!”</p>

  众文臣皆道:“是!”</p>

  当下便延请了吕布来商议。</p>

  吕布练完兵才进了军师帐,见了马腾的信,便道:“孟起于我徐州有恩有义,若不与援,天下怎说我吕布?!布再不至被人说忘恩负义之地。定要与援。”</p>

  “当是如此,现今马超还在徐州为徐州尽力,主公当派以援军前去助力马腾,以报马超之义也。”司马懿道。</p>

  吕布见司马懿不反对,心里p;众人便笑道:“不如先助张杨拿稳河内,余下诸事,报知女公子,女公子必有安顿。只是女公子也在前线,事无巨细,恐怕也不能事事管的过细,其中诸细事,包括用人,还是需要军师谏言。”</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