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司马计火烧乌巢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板上钉钉之事,断无败的可能!”司马懿道:“可放心矣。”



“军师莫非是知晓乌巢之军情和守将情况?!”马腾道。



司马懿看了他一眼,觉得好笑。以前一直觉得马腾还算一方诸侯,应该是狠辣手绝那种人。现在看来,他这心性,比吕布也好不到哪里去。这般的沉不住气。在西凉这种需要要隐忍而等待,必须要拉长几十年战略发展才有所有成的地方,他这心性要做出成就来,是根本不可能的!沉不住气的人,注定了只能看到眼前,他们无法延迟满足,不会为一个目标默默的等待,隐忍,直到它出成就。



他之前还是高看了这个人!



战争果决,出手狠辣,反复弃义,背信而反叛……这一些,只是看着很厉害,其实内里,竟如此……



不足为患!



若说天下英雄,除去这些看着还可以,还算厉害的,其实真正的豪杰,一双手能数得过来!怪不得吕娴极力的拉拢马超。却又不是用着很正常的那种方法。因为太正常,搞什么仁义道德,他是不会服的。若是不太正常,他们又不可能真正心服。



西凉边陲小地的人,到底是需要让他们惧威,怀德,方能完全的制服并拿下为其所用。



吕娴敢用马超,就算明知道,他反复,轻于叛的缺点,她也用了。正是因为她了解,以这对父子的眼界和眼光,又在西凉这种苦寒之地,他们的性情发展不起来!



秦是奋六世之余烈,才西出函谷。六世之奋斗是什么概念。就只一世,就需要何等的韧性。更何况是不间断的六世作为。



只怕她是看透了这对父子绝无那等韧性,绝成不了事,所以才愿意用,才愿意扶持!



西凉就算兵强马壮,就真的能发展起来了,没有物质上的补充,那是做梦!



而秦也是边陲小国,春秋时,是晋齐楚三个大国的事,根本都没有秦参与中原事务的可能,没人将它放在眼里,又穷又远。可是,要坚毅隐忍,要何等的韧性才到后来的位置。



只是这样的特性,在这对马氏父子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原来如此啊……



所以,吕娴才敢用。因为她不怕马超会叛,叛再打回来就是了。也根本不怕他会独立,因为西凉没有少则几十年的积累,根本无法长久,连军费都难以为继。



这就是她的底气!



无非是散养在外头的狼。她甚至都不用刻意的用肉吊着,马氏父子就不得不臣服之,因为一旦尝到了不用费力得来的甜头,谁能舍得下!?而这肉,是官爵,是吕娴不会给多喂的太饱,也不会叫他们吃的太少而生怨心的甜头。尝到了这般滋味,能够出入中原,又有了靠山,他们哪还愿意再与外族拼死拼活,在他们手里抢东西?!既不得安宁又不得太平的过日子?!



人,都是贪图安逸的。



就像当年的秦国,如果中原当时真的接受它参与中原事务,事事都管得上,它至于要奋六世之余烈吗?!



正因为啥都参与不上,到最后默默无闻的只能单打独斗,到最后一站出来,已是庞然大物,把六国都吓了一大跳。中原六国早已经在彼此无数的战争中消耗了不知多少国力。也安逸习惯了,到最后,自然没能赢过秦国。



现在的马腾其实是一样的,有强者接受他,他必定舍不得弃的。当然若是太弱,或是吕娴输了,他也瞧不上。会马上反叛。



世情如此。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忠诚。而诸侯与诸侯也没有绝对的忠心。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同盟。大多数,只是看势做事。



而这马腾能够有此觉悟,就已经很好了,至少他没有轻看一个女子!在这方面,他走在了很多诸侯的前端。哪怕他身在局中,永远都只是一个次一等的争霸者。哦,不,他连争霸者的门槛都未入,无论是他还是马超,都不够格!



这短短时间的相处,司马懿已经摸清了马腾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以后……想要拉拢此人,犯不着。但可以利用!



用用他与吕娴打打擂台,不赖!当然,如果吕氏真能得到天下的话。



司马懿不知道以后自己能不能起势,然而不管能不能,他都不可能当个乖乖仔,任由吕娴拿捏使用的。



都到这时候了,司马懿没有再刻意的隐瞒什么,道:“原本淳于琼守乌巢,主公攻邺,袁绍紧急调淳于琼和高览去了邺城,如今守邺之人只是淳于琼的部下!原本要多派战将来守他必定舍不得弃的。当然若是太弱,或是吕娴输了,他也瞧不上。会马上反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