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急奔袭中犯众怒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越黑,越慢,越冷,狂风之中,只能听见上苍与大地狂怒的声音,仿佛黑夜之中藏着什么巨兽,要把人吞没!</p>

  而赵云立在马上,背挺直。一直竖着耳朵,准备随时应战的模样!</p>

  他对斥侯营的人道:“……将放在外的人全部唤回来!此时此刻,越少动静越好。便少一分被发现的风险!”</p>

  斥侯营的人应了,领命自去!</p>

  这处已经离冀州很近,如果因为放在外面的斥侯的存在而显示了自己的位置和目的,那么,这场突袭就注定是失败了。</p>

  突袭,在于突然这两个字,在于敌方并没有防备,如果对方因为得了军情而有防备,就不突然了,这也就不叫突袭,而叫正面交战了!这是致命的。</p>

  在彼此兵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之下,你要搞正面交战?!除非是疯了!</p>

  此时赵云才有多少人?在人数不够,在援应可能并不及时的情况之下,先锋营一定要做到突然这两个字,然后一定是机动性最强的存在。方能用最少的兵力,取得最大的成果!这才是突袭的意义!</p>

  所以离目标越近,赵云反而越会谨慎,谨慎的已经开始收回放在外的眼线,召回斥侯营大多数的人!</p>

  赵云沿着冰面前进,一面竖着耳朵听着四周的动静,一面警惕的观察河两岸的虚无黑暗之处,生恐有什么变故,比如有敌袭突然在渡河中间来阻截,这将是致命的!如果这时出现这种情况,那这场行军不止是中断那么简单,也许过程未必是全军覆没,但一定是付出具大的血的代价!无数的历史经验,战争经验证明,在军队渡河的中途突然袭击,一定会取得最重要的胜利。</p>

  所以,赵云不敢不谨慎,哪怕斥侯已经回禀说附近绝没有袁军的存在。可他依旧是不敢大意,是连一丝的大意也不敢有!</p>

  他付不起失败的代价,不是因为输了无法向吕娴交代,而是这些人,是自己手足兄弟,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人,自己为寇时,他们跟随,不弃贼之义,自己投靠吕氏时,他们也跟随,愿意为他出生入死,不弃臣之忠。赵云不舍得他们因为自己的不谨慎而失去性命。将这一副血肉之躯交付与戎,早已经将脑袋栓在了裤腰带上,早已经为荣耀而赌上了性命。</p>

  但,赵云始终认为,死,一定要光荣。可以为交战而付出性命。得到功劳。</p>

  可是如果因为主将不谨慎,而死于大意。这是绝对不可以原谅的事情。赵云是为他们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p>

  如果,真的是因为自己不够专业,不够负责,而真的轻忽大意的让他们丢了性命,以他良好的修养,一定会怪到自己身上。一个有良心的人,一定是自责的。不肯原谅自己的。愿意为此背负罪过的!</p>

  所以,赵云如此,也是为了自己的良心负责。为了,不因为轻忽大意而背负良心债!</p>

  行进渡河是缓慢的,将一切拉长的,仿佛时间无尽一般。在这同时也是沉默的行进。</p>

  所撑着他们的,便是一腔胜负之心,和彼此拉扯着的同袍之义!</p>

  风大到吹的人几乎要干裂了,脸生疼!</p>

  慢腾腾的,像乌龟行过冰面一般的用了很多时间终于安全的渡过了河中的冰。赵云直到现在,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p>

  当下清点人数,取下马匹马蹄下包着的东西,然后迅速收拾好,上了战马,跟着赵云,息了旗,却只奔腾着马,火速般的开始趁夜往延津进发!</p>

  虽只河的两岸,然而明显的感觉到各种气候有点差别。河之南与河之北原来如此不同!</p>

  祢衡只觉得人更冷了!北边的风吹的整个人都是干裂的,特别难受!</p>

  赵云身边的诸将在马上回首看了他一眼,什么都没说,可脸色却是很凉的。仿佛看戏一般!</p>

  然后他们微妙的互视了一眼,微不可查的轻哼了一声,交换了一个他们才懂的意味深长的眼神。</p>

  也不怪这祢衡冷的要死要活。因为渡河时,是有亲兵为他牵着马过河的,他是一直坐在马上不动的。在冬天嘛,其实直接接触冰面,未必比坐那不动就更冷。</p>

  他们渡河时全心全意,真正的到了岸上以后,开始跑动起来,其实身体的血液也开始流动着汨汨的热气,让身体迅速的暖起来了!</p>

  骑马是个技术活,也是力气活。也是需要全身用力的运动。所以这运动量也是很大的,即使是脸疼手冷脚也寒,但是身上其实很快就热乎了。</p&趁夜往延津进发!</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