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凌统怒缠斗苏飞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苏飞脑子此时已经极为清醒,当下领着人也伏到林中去了,然后寻着树林做掩护,做掩体。大家都在林中,只要先避过了头期的阵势,谁能胜,谁能败,尚不可知!</p>

  苏飞吸气,呼气,直到到了一颗大树之后,才急拎了弓,搭箭,朝着箭雨来处。视力受限,只能凭着箭来方向的直觉,嗖,嗖,嗖的发箭。也不管射不射中,中间根本就不停顿看结果,只是不停的感应着箭来的方向,发箭,像个不停的运作合谐的机器。</p>

  主将临危不乱,是一种无声的激励。将士们很快从慌乱中寻到遮身之处,下马,拉弓,找到了自己的反击节奏!</p>

  箭雨从上自下,而反击则从下自上!</p>

  武将之弓马娴熟,真的要生死关头的时候,那个速度,那个准头可不是校场上的那一种。而是直觉。</p>

  因为人的眼睛会迟钝,可是箭来的方向的预判,凭借着的是多年的训练和下意识的反应,那种临机应变的能力。是常年以往的肌肉训练,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结果。</p>

  显然苏飞这些年并没有废荒弓马骑射,就算有些战将因为年纪越大,渐渐的开始没事只饮酒时,他也从不曾忘了每天例行的骑射功夫!</p>

  人的身体与肌肉是会增长记忆的。一旦荒废,渐渐的反应就迟钝了。</p>

  到了这种时候,就自见真章!</p>

  箭所射之处,无数个江东兵中箭从高处掉下来。这人影一暴露,对方的位置也大致可以预判到了!</p>

  苏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见高处人落的差不多,对面响了一声哨声,高处的弓箭停了。</p>

  苏飞也停了手。</p>

  在这密林之中,虽是盛冬,然后视线依旧受阻,甚至是不能露头的。</p>

  这高处一不再放箭,己方也就停了手。因为不显露,他是预判不到高处的位置了。</p>

  苏飞不敢轻易露头,因为不知道,高处还有多少人等着放冷箭。</p>

  他完全不敢大意,只出声诱之,想要对方回应他们的方位!</p>

  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在高处,江东兵一定还有其它的地方,是一个,还是几个方向,不知道!</p>

  苏飞冷静的道:“何人埋伏于此,行小人偷袭行径!报上名来!”</p>

  对方不答,俨然不想中计。</p>

  苏飞来了一招狠的,道:“闻听孙策和太史慈皆被徐州兵所俘,可是真的?!”</p>

  凌统一听,火上头来,想在应答,却被身边人拦住,摇了摇头。凌统忍着,也知道了一旦说话就暴露了至少自己的位置。</p>

  可是苏飞能不激他吗?!不激他出来,就只能僵持,这对他可是极不利的!因为江东兵源源不断的往这边赶来,一旦前后围住,苏飞这区区二千骑兵,必死无疑,插翅难飞!</p>

  “不说话就是默认了。陈登所言果真不假!陈登欲交出孙策,汝等可知乎?!”苏飞道:“我虽不知你是谁,然而身为孙策部下,见我提及此羞辱之事而不回声为主公辩,此也可谓忠心?!所谓忠者,为主立功,维护主公名誉才是真正的大忠,汝为保全,为有胜算,连出声都不愿,可见是个无名小卒……江东之主悲矣,有此不忠之将,也难怪被擒,还要移交与江夏,被陈登换取兵力相助……依我看,不如你们退兵也罢,既为不忠,何必还要如此尽力?!无用也!光凭心,胜之也不武,也只是耻而已……”</p>

  此话一激,句句难听,凌统哪还能忍得住,大怒喝道:“你少在那弄嘴!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凌统是也!汝是黄祖部下,那常败将军也敢言胜败之事?!可笑至极!我主之事,只那黄祖不配谈之!且等着,待捉到你,割下你的舌头!”</p>

  身边的人竟是连拦都没能拦得住!</p>

  常败将军说的就是黄祖。黄祖这个人,才能有限,每战多败,但是实力却很强。这在战役之中,并不矛盾。不是说常败的人就一定实力不强的。比如吕布。</p>

  而常败也无所谓,因为一般不是极端战役的情况下,败了就败了,可以撤退的。顶多是无功而已。</p>

  不是每一场战争都是极为惨烈的人死马亡城焚那一种程度,不至于!</p>

  无功之战,在史上多的是。</p>

  苏飞辩清了方向,拎着弓搭了箭,对准立位,笑道:“就算是常败!光凭心,胜之也不武,也只是耻而已……”</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