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屈辱处境不如死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主辱臣死,孙策落于广陵之手,我广陵城上下,上至太守,下至平民,皆被江东之兵恨之入骨,江东之臣,必出谋计而图广陵之城,江东之将,必恃勇而杀广陵之民,江东更有万里舶船,一日而下,兵足也,而我广陵所恃不过是一城一池,然而,我城中之兵民一心,必能守而不叫江东之臣,江东之将,江东之船,近半寸于城中之土。尔等万不可生侥幸之心以为降可生……”陈登接上话,道:“须收敛士气,若再来敌,死战到底,才能握紧勇而能进行谈判,到时才是筹码上桌之时。望各位知之!”</p>

  “吾等随大人吩咐,谨遵大人令!”众人皆朗朗回应!士气为之一变,不退反升。</p>

  这是告诉他们,江东之兵恨他们入骨,因为他们抓了孙策,还骗了他们,诈了他们。</p>

  所以休以为有退路。在眼前的他们,没有退路。绝对没有退路。</p>

  再来敌兵,必须要死战到底,才有生路。</p>

  他这么一呼唤,众兵军总算是将陈登骗他们的事给圆过去了。</p>

  其实这种计策用的时候,可以骗到敌人,可以激励己方的士气,然而,也是有负面效应的。若不及时化解,陈登的威信力就会下降,将来想要再好好的治下,就没人信他了!</p>

  一场信任危机,公关处理完成!</p>

  而为家臣或为幕宾之臣,就得替主作想,主想不到的,顾不到的,忙不过来的,他们得想到,得事无巨细,得帮着完成,而替主维护名誉与威信,以及维系关系和信任,更是重中之重,这是治下的关键。</p>

  他们其实很看好陈登,虽然当初投奔陈府,是因为陈家是世家。然而,如今的陈登,前程必不可限量,他们又不傻,只会更死心踏地。</p>

  为何!?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陈登有擒孙策之名,必名于天下。而女公子重来重功重人才。若陈登将被重用,他们也就因为是幕宾之臣,同样都得进入领导班子。</p>

  君不见昔日之陈宫乎?!</p>

  当年陈宫跟着吕布,征战疆场,但依旧也不过是随军军师,吕布多不听还算了,还每多败,何其郁闷,然而现在为相,当初在战场上需要急智,有时候陈宫就会反应略慢些,但吕布心急,早先一步去做了,总是败,而为相,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慢慢商议,慢慢思索,这需要花时间去想明利害的小事也就只是微不足道了,而当初铺佐着的,跟着陈宫的人,全进了相府慑事。皆是因为此故!</p>

  如今相府更是广纳贤才,便是陈宫一时想不出来的事,也有的是人提意见给他,替他着想,去替他完成。</p>

  这就是执政真正的魅力所在!</p>

  执掌权柄,明以利害,晓以决断,就算一人之智不足,没关系,只要肯纳意见,就能尽善尽美!</p>

  概括一句就是,跟着陈登有前程!陈珪已是副相,陈登又有此功,将来呢……</p>

  以前在陈府,只是家臣,但是真正的进入核心领导层,就不一样了!</p>

  那是腹心所在啊。</p>

  而现在他们将拼死力,也要守住广陵,守住的是将士的心,也是他们的,他们的一切,包括所有的志向和前程,全在此一役。成则名驰天下,败,败也犹荣!生死留青名!</p>

  “大人,必还会有兵来,须固战备。”幕宾道。</p>

  陈登点首,一一吩咐下去,然后登上了城墙,命人收拾城墙和修城门,加固,然后处理战俘与死去的同袍,伤者也都一一救治进城,打扫战场,有条不紊。</p>

  而陈登却看着根本看不见的那条江。他眼睛看不到,可不妨碍他的心里有那条江。以前那条江是模糊的,朦胧的,可是现在却在心里清晰了。</p>

  因为得了孙策,因为有此之意料之喜……而江还是南下的阻碍吗?!而江南岸,吴越之百姓,之土地,还是不可得的土地吗?!</p>

  他得好好想一想,他也需要花时间想一想,剩下来的事怎么处理。</p>

  因为是从未得过的新局面,是之前从未预想过的局面。</p>

  陈登这个人计谋百出,而且十分狡猾,有时候为了目的,他是不在乎什么手段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p>

  这个局面,将必须以诸侯之间的行为来进行,否则就沦为盗匪的手段,成不了气候。</p>

  他虽然是个阴谋家,但是,有时候水到渠成了,事已经到这地步了,就得拔高高度来想这个问题。</p>

  以外交之策略来处理这件事。当然,前提是,先把江东击退了再说。先得守住了广陵,才能到谈判阶段啊。</p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