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冷酷与无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军营吃饭没什么意思,又已过了饭点,且大伙儿也都想吃些这襄阳的特色美食,却把贺柱子愁了半天。

  要找个还在营业、又干净的吃饭地方可不容易,这贺柱子以前不过是一个车马店的伙计,虽也见过些世面,但都只是远远的看过风景,哪里去过什么像样的地方。

  李平正准备和大伙儿一块到城中人多的地方乱转一下,这贺柱子却大喊着:“有了。”

  不久,大伙儿就来到城中的一条街面上。走在其中,明显感觉周围的建筑有了不少人气,行人也有了些,而且穿戴也多较为整齐,起码大部分人都不是贫民,李平不禁好奇起来。而贺柱子则一直紧张的看着李平,口中还不时的干咽着吐沫。

  待看到几个路过的门院挂着红灯笼、大开着门,其中还不时有精心画好妆容的女子冒头出来张望,一条条巷子的深处更是不时的有红绿身影闪过,李平终于明白这是什么地方了。

  看着众人一个个抿嘴偷笑、翘首企盼的劲儿,他无奈的摇了摇头,乱世也的确只有这种地方还能开得下去,也只有这种地方肯定有酒菜。

  而贺柱子却还在急切的四处张望寻找,并结巴的也不知是对李平还是对他自己说:“这里的酒楼应该有开门的,应该有的,我没别的意思、没别的意思啊!”

  李平和宋宝来对视了一眼,这家伙耸了耸肩,一幅这可不是他选的地儿的样子,而后还突然冒出一句:“这种地方现在倒也不贵,你说里面什么样呢?”

  李平没好气的对他说:“有想法啊?钱带够了吗?”

  “哦!钱?钱应该没问题吧。你别瞎想,现在我营里边的女人可不少哩,你弟弟现在是抢手货!我就是好奇,好奇。”宋宝来最后的词使劲咬了咬牙音,并故意扬了扬头。

  临街的两排楼房早已一眼就能望下去,但却不见任何开门的酒楼。李平勒住马,他的心中也有些好奇,但还是玩味的看了宋宝来一会儿,说:“单纯的酒楼看来是找不着了,遂了你的心愿,选地方吧。”他话音刚落,后面立时就传来小小的兴奋声。

  宋宝来扭头看了下后面,笑着高喊一声:“得嘞。”那边贺柱子也连舒了几口气。

  没一会儿,众人就在巷子中寻了一家看着有些规模的院子去问。

  门口的两个小厮和里面的一个青年妇人一开始被这帮骑着马骡又拿着刀枪的军汉们搞得有些紧张。待明白来意后,看这帮军汉人人都穿得干净整齐,领头的又是两个年轻善目的后生,那青年妇人立刻脸上如开了花般,只是不停的表示,只要银子够,酒菜都是有的,姑娘也是有的。

  进了院子,李平和宋宝来交代了几句,宋宝来马上就熟练的和一旁的青年老鸨嘀咕起来,院子中原有的几个壮汉看了片刻后也隐入了宅中。

  这边栓好了马骡,并留了两个士兵专门看管后,李平、马永、胡忠山被引入内院的一间房子,刘三等八个士兵则被安排在了前院中的一间房子。

  进了屋子,李平发现里面很敞亮,最里面一角有一圆桌,围着几张带靠背的椅子,每张椅子边上还有一张等高的圆凳,旁边的屏风、墙上的字画、周遭的乐器摆件和屋中月洞门上的灯笼让整个房间平添了许多格调。

  李平自然的选了靠里面的椅子直接坐了上去,马永和胡忠山则有些小心的围坐上去。引导的小厮说了句:“几位爷稍等”后,慢慢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就有人进来上茶。茶正上着,宋宝来也回来了,他一屁股坐在李平身边。李平转头看他,他小声的说道:“吃食我已和那老鸨说好,给我们这里捡些本地的特色来。前面的士兵,酒少些,肉管饱管够就行,陪酒的也给他们安排了,只是要寻常些,我让刘三安排他们轮着吃玩,不可失了警惕,一定要把马看好。行吧?”

  “嗯,安排的不错。”李平点了点头。

  上好茶后,那老鸨带着4个年轻的姑娘鱼贯进入,老鸨嘻笑着把她们安排在李平等人旁边的凳子上,一个看着最娇小可人的被安排陪在了李平身边。

  接着,一个穿着淡黄色裙装的消瘦女子抱着琵琶走了进来,她微微向众人屈了下身算是见礼。那老鸨冲着李平问:“不知爷想听什么曲儿?”

  李平看看桌上的几个人,桌上的几个人也都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于是李平面向抱琵琶的女子说:“随便唱吧。”于是那女子就坐到了屏风前的一个凳子上,略整了下衣服,试了几个音,很快轻轻弹了起来。

  她一张嘴,立刻有一股柔柔、清美的声音传了出来。

  李平本来对音乐并不太感兴趣,更没怎么听过古代音乐,只在旅游区断续的听过几句表演人员的弹唱,也不知那是不是真的古代音乐,就更没留下什么印象。但今天,这女子的弹唱和嗓音,却让李平感到极为优美,有一种与现代音乐完全不同的美感,再配上表演者赏心悦目的妆李平转头看他,他小声的说道:“吃食我已和那老鸨说好,给我们这里捡些本地的特色来。前面的士兵,酒少些,肉管饱管够就行,陪酒的也给他们安排了,只是要寻常些,我让刘三安排他们轮着吃玩,不可失了警惕,一定要把马看好。行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