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水面上的故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走夫人路线,把事情做拧巴了,李平并没有意识到。

  而且,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也很难用对与错来评价,起码李平又得到了一笔不小的赏赐,下结论熟轻熟重也还为时过早。

  来襄阳的第三天,因为暂时没什么大事,只是等着而已,李平决定去四处转转,毕竟来一趟不容易,对这个时代他仍然怀揣着很大的好奇。

  昨日去樊城时,李平注意到靠樊城一侧的江边新停靠了大量的大小船支,那些都是左良玉命人督造的新船,密密麻麻几乎望不到头,给了他很大的震撼。

  不过因为当时赶路并没有细看,今日他却是想仔细去参观一番,也算增加一些对这个时代水上力量的了解。

  这次出行,他就没有穿甲了,只穿着一身威风凛凛的深色曳撒,也戴着黑色的大帽,腰间挎着雁翎刀。

  胡忠山也没有穿甲,而是穿着一身褐色的袍服;但贺柱子和四个警卫都穿着棉甲,安全和气势还是要有的。

  骑马出了襄阳城,到了江边,李平才意识到他们需要自己找船过江。今天是私人活动,过江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专门的船只接送,而胡忠山也没想到这茬。

  现在再去找人安排又要耽搁太多时间,所以李平决定让贺柱子就近雇一条船来。

  结果贺柱子去了半天才回来禀报说:这附近大些的船只都是官宦、将军们的私船,而商船是不停靠在这里的,要么在对岸的樊城,但更多都只靠在离这里很远的东边码头上;若要借用官宦、将军们的私船,得先去与人家管事的商议,这船上的人都做不得主;除此之外,就只能雇渔民和摆渡船家们的小船了。

  李平想了想,看着睛空万里,又没有什么风,船小些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于是决定就坐小船算了,再去找大船实在是太折腾了。

  贺柱子很快在一个深入江水中的木栈桥处就找到了船,说是小船其实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小,它们比李平通常理解的那种只能坐三四个人的小船却要大上不少。

  李平瞎想,这也许是汉水宽阔,真正的小船用来跑摆渡实在是不合算吧!

  这样也好,马匹在上面应该也问题不大。本他还有些愁这三匹马怎么办呢?(四个警卫没有骑马)

  此时,因为襄阳这一侧地势很高导致的岸边比江水高很多的原因,可以视野很开阔的看到江岸的大斜坡下四处可见的破败木栈桥,以及下三两并排停着的各种小船。

  贺柱子引他们去的那个木栈桥边上有几条稍大些的船,但木栈桥上空无一人,看上去很冷清。

  下去走近后,李平注意到这些船上的船夫们基本都是老者和小孩,也有不少是妇女。看到李平他们,这些人都是一脸敬畏,也有少许的企盼。

  等李平他们开始上船的时候,有十几个穿得五花八门、拿着兵器的官兵突然说笑着也从江岸上的路上往这木栈桥上下。

  因为城外沿江的大路上一直有不少的官兵和饥民也在走动,所以最开始李平并没有特别留意这伙人。

  这时,李平和胡忠山外加一匹马刚上了一条小渡船,其他的人和马则正在分乘其他几条船。

  那伙人看了看李平他们,稍微有些发愣,估计准备下来之前也没有特别留心李平他们,尤其是没有留心到李平他们的马,而只当成了普通的过江客。

木栈桥边上有几条稍大些的船,但木栈桥上空无一人,看上去很冷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