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赵进也烦恼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明崇祯十五年十月底,养好了伤的李平再次动身前往襄阳城中。

  此去城中,李平只带了胡忠山、贺柱子和6名侦察连的官兵以及少量的包裹,人不多,但却都骑着马穿着甲。

  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走了,快马加鞭,辰时(7:00-9:00)才过了一半,他们就已经进了城。

  进了城之后,李平就让贺柱子带了两个侦察连的人去城中打探消息,而他则带着余下的人直奔赵进的住处。

  赵进是他的老上级,到了城里先到他那里在这个讲究规矩的时代显然是没错的,否则先去了左梦庚那里反易让人指摘。

  贺柱子现在是一名准尉,相当于排长级,在胡忠山的后勤部里任助理(司令部里的军官叫参谋、政治处里的军官叫干事,后勤部里的军官叫助理)。

  这家伙原来在连队里过得一直不很如意,也没闹出什么名堂,主要是受不得繁重的训练,各项考核除了文化外都是靠后。

  但贺柱子心思比较活,虽没正经读过什么书,却认字又会算术,还属于自来熟的性格,能说会道,因而被胡忠山挑了去做助理。

  没成想,这回却很快混得风升水起,受领的几个任务都是干得有声有色,很快就做稳了助理的位子,授了准尉军衔。

  李平这次带他来,主要就是看中他原来在大车店当伙计时察言观色和四处结交的能力。

  本来,李平并没有打算那么早开始搞军衔制的,但在执行军人等级标志上身后,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那就是人马多了后,很多人都互相不认识,只是面熟。

  相互不熟悉的人根据军服上的级别箭头来称呼连队的军官们倒是没问题,但怎么称呼机关的军官就麻烦了,叫排长、副连长显然是不合适的。

  最后,李平不得不提前引入军衔制,并用最简单的对照关系来进行明确。准尉对应排长,少尉对应副连长,中尉对应连长。

  从准尉开始设军衔就是怕这种对应体系会导致军衔不够用,至于他那个时空的一衔对应多级在这里是会水土不服的,对这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也有点复杂了。

  但到了赵进那里时,赵进却居然不在。

  赵进一大早就赶去了李平原来的那处位于城南郊的营区组织部队训练,那里的场地够大,部队能摆的开。

  不得已,李平只好又出城奔原来的老营区。

  因为保障营在这里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完全迁走,加之赵进的兵都知道李平的大名,李平没受阻拦就进入了他的老营区。

  还是李平平整出的那片训练场,赵进果真正在亲自组织训练。

  整个训练场上乌压压的全是人,估计有个近千号,列队行走的、练习刺杀的等等什么训练课目都有。

  虽然穿的衣服有些五花八门,大部分也还瘦弱不堪,兵器也并不充足,但气势却是相当的不错,也极有规矩,这赵进练兵的本事还是一如既往的有一套。

  看李平来了,赵进将李平迎进了他原来住的那土坡上的小院。这小院没什么变化,现在成了赵进训练间隙休息的地方。

  屏退了左右之后,兄弟俩热烈的互相问候起来,然后两人点上了李平给赵进带来的新改进的香烟。
<里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完全迁走,加之赵进的兵都知道李平的大名,李平没受阻拦就进入了他的老营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