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阻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受小冰河所赐,大明崇祯十五年十月的襄樊已经相当的寒冷,万物一片萧条。

  搞定了军号的事,李平带着马永决定去转转部队。

  此时,部队正在收假,所有的连队都在组织点名和打扫卫生,准备着明天即将开始的新阶段训练。

  一路走着,李平感到一阵阵强烈的凉意,刚才看军号训练时他还没觉得有这么冷,也许是刚才精力太集中了吧!但天真的很冷。

  此时,整个山庄中已经不多的绿色也都暗淡、稀疏得很,李平估计这时的气温差不多已经相当于后世公历11月份的温度了,小冰河寒气的大幅南移真是太明显了。

  看到李平在转部队,一路上碰到的官兵们都更加精神抖擞起来,正在点名的部队也都明显声音更加洪亮起来,有的甚至是在“嗷、嗷”的嘶喊,拿着花名册的连长们喊名时也似乎更加流利了,整个部队到处都流露出一股正规、热烈的氛围。

  李平的心情很不错,看着这一支支他亲手缔造的部队,他的心中充满着踏实和欣喜。

  这一个多月来,他的惊喜可以说是不断,但最重要的却还是部队规模与实力的迅速提升。

  周文带来的人马远远超出了李平的想象,让本计划编的六个标准连被扩编到了七个。

  原计划任二连副连长的吕亮(原二哨队长)被调到七连任连长(这样等于所有考核合格的队长都出任了连长),其他辅助连队也都相应的扩大了不少规模,整个部队的实力得到了相当的扩充。

  这样,光是七个连加侦察连就有1200多人了,如果再加上机关、勤务连等就有1500多人了。

  这段时间的训练也出奇的顺利和平稳,虽然李平因为养伤的原因,很少出现在训练场,更基本没有同大家一起训练过,但已经初步训练成形的“老兵”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极大的提高了训练效率,部队的训练效果比从前好多了。

  看来有没有种子、有多少种子真的是非常重要,这种细胞分裂式的训练效益可远比当初耍李平单帮儿强多了。

  而且场地扩大了、独立性增强了,也都大大增加了训练的成效。

  因为心情不错,李平和马永开起了玩笑:“点名本来是增强正规意识和服从意识的一个手段,没成想却成了让连长们快速认字的一个举措,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歪打正着,哈哈。”

  马永也笑起来,并深有感触的说:“长官,那帮子目不识丁的泥腿子们跟了您可是享福了,吃得饱穿得暖还教认字,这样的好事儿戏里可都没听说过。大多数人都上心着呢!而且还真别说,这识了字,原来那些一个个粗鄙的家伙们也大多人模狗样起来,感觉干啥都比以前强了。”

  “这就是文化力量,认字的总比不认字的要精神,有知识的总比没知识的要更善于学习和总结,打仗可不仅仅是你杀我、我杀你这么简单,它比任何事情都更需要学习。

  学习打仗的本领,有知识是确保你能快速学习的最重要手段,学的慢的、不善于学习的只能去给敌人当功勋。

  现在时间还短,不明显。等时间长了,等我们的军官们真正都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后,那个时候你再看,你会深感他们从前的愚蠢。

  现在我也知道,有的家伙不愿意学,都是被逼的,他们以后会感谢我的。呵呵!再不济,他们还能凭认字的本事讨个更好的婆娘不是。”

  李平看似在随口感言,但这么长篇大论,其实也是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身边的人。

  只有观念一致了,才谈得上更好的执行。

  马永早已习惯了李平、宋宝来他们这种对事物深刻的认识和各种发人深省的观点,他没有表现出多大的诧异,而是细细品味了一番,然后才接过话说:

  “长官,好像是那么回事儿。我现在管着司令部,这体会就更深了,真恨不得所有的手下都精通数学和语文,要不然太费劲了!”

  说完,马永犹豫了一下又说:“你放心吧,长官,现在这帮子军官们一个个在学习上都用心着呢!大伙儿知道好赖。就是那几个没考好的队长、什长们,现在也都急了眼,一个学的比一个用心,估计现在再考一次的话,个保个儿的没问题。”

  “他们那是被逼的,别人都升官了,就他们还原地踏步,能不急么。怎么,他们找你了?”李平说着,微笑着看了看马永。

  “额!…我不是经常得检查部队么,他们的状态也在我的关注之中,自然了解的多一些,他们毕竟都是大男人,也都好个脸面,有时候也会向我了解一下有没有再考的机会。”马永有些不自然的回答。

  “没关系,他们真有了压力那是好事儿,比油盐不进可强多了。”李平实际上根本不以为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