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别人不能坑,我坑不算坑!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吴杰在国内休息期间,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投资,做一下长期规划。</p><p>他现在投资的产业可不少,还是国内国外都有一堆。</p><p>国内主要是他搞得“优衣库”和“外贸公司”。</p><p>优衣库就是他为了推广自己的服装品牌,同时也是推广中式服装,而成立的“服装类超市”。</p><p>他目前已经在内地和香港找到不少有经验的人进行管理和经营,第一家优衣库再过几个月就会在香港开业了。</p><p>“优衣库”刚刚开业的时候,肯定没有太多货源销售,目前主要是销售他的中华立领和刺绣唐装,以及旗袍和剽窃来的韩式西装,当然现在要叫中式西装了。</p><p>老实说,这四种服饰也不算少了,因为每一种都可以打造成一股高端潮流。</p><p>吴杰也确实要将这四种打上中国标签的服饰塑造成高端系列,那时国内的设计师光是在这四种服装上开发,便足以开发出无数分支了,那时他的“优衣库”也就不愁没货源了。</p><p>他的外贸公司则变成半官方性质,很多进口的东西都是国内需要,利用他在香港的公司进行购买,主要由李羡如和几个官二代在打理。</p><p>他们最近就不知道从哪接了单子,居然要进口上百辆汽车。</p><p>这种生意他其实不想做了,正在逐步将自己摘出来。</p><p>但目前很多事情不做又不行,否则还想不想去北戴河打牌了?</p><p>幸好这会国际关系缓和,吴杰也能通过这家公司帮工具人们进口各种生产线和设备,甚至是一些高精端的设备也能买到,这会美国在民用领域几乎就没有封锁。</p><p>如果他们在未来6年有钱进口这些先进的生产线和设备,完全可以顺便引进技术,制造落后不多的刀具、剃须刀片、螺丝、电池这类快消品和必备品,也能订购到与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相同的灌装生产线,甚至是只落后索尼一代的显像管生产线。</p><p>这些是他在国内正在做,或是即将要做的投资。</p><p>他在国外主要是投资美国硅谷里的高科技公司!</p><p>这个倒不能说他比别人有眼光,因为这个时代投资高科技公司是风口,全球都在向硅谷砸钱。</p><p>吴杰手里有钱,选择投资这个产业,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只能说他把钱丢对了方向。</p><p>但方向投对了,能不能砸的准,那又是另一码事了。</p><p>硅谷每年倒闭的高科技公司同样有一大把,骗投资的高科技公司就更多了,甚至很多未来获得成功的企业,一开始也是坑蒙拐骗。</p><p>目前他投资额最大的几家企业,首当其冲的就是动视和甲骨文,他在其中分别占到了35%和30%的股份。</p><p>吴杰可不是投完钱只得到一个数字就完了,这两笔投资他提出了不少条件,首先就是要求动视和甲骨文必须先预留出15%的股份作为期权池,然后才会投资一百万和两百万美元,分别占据35%和30%的股份。</p><p>这两笔投资达成后,动视公司的股权比例为:五名创始人股份相加50%,吴杰35%,期权池15%。</p><p>甲骨文的股权比例为:拉里·埃里森55%,吴杰30%,期权池15%。</p><p>同时为了防止将来股权被稀释,吴杰吩咐在美国的代理人提出了几项保证条款,比如“优先购买权”。</p><p>这个条款要求两家公司在进行下一轮融资时,此前一轮的投资人有权选择继续投资,并且获得至少与目前“股权比例”相应数量的新股。</p><p>这就是说,动视和甲骨文就算在下一轮找到了大金主,吴杰只要想追加投资,依旧可以保持股份不变。</p><p>此外这两笔投资都属于天使轮,就拿甲骨文举例,吴杰在投资时评估甲骨文价值一千万美金,拉里·埃里森也同意了这个估值。</p><p>那么完成投资后,甲骨文的股权结构就是55%+30%+15%。</p><p>当然这是双方一致认为的公司当下价值,并非真正的价值。</p><p>这样到了下一轮甲骨文融资,也就是A轮的时候,甲骨文如果再拿出20%的股权给到新投资人,先不谈那时的估值是多少,拉里森的股权会变成55%×(1-20%)=44%,吴杰的股权就变成了30%×(1-20%)=24%,期权池则是15%×(1-20%)=12%,被稀释的就是A轮投资人拿走的那部分。</p><p>如果到了B轮,依旧是将20%的股份给新投资人,吴杰的股权就变成了19.2%。</p><p>这样一直到最后的上市,吴杰占据的股权比例很可能降到10%以下,但他手中掌握的股票价值很可能已经涨了上百倍。</p><p>但这些是指他不再追加投资的情况,如果他觉得公司前景好,那么每一轮都可以追加投资,这样上市后获得的收益就会更大。</p><p>此外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坑害,他还提出了其它保护条款。</p><p>比如“优先股转换权”,这个条款是指公司发生送股、分拆、合并等情况时,吴杰手里的“优先股”转换价格可以作相应调整。</p><p>举个例子,假如吴杰现在是按1元一股的价格进行投资,那就是他手里有三百万股甲骨文t;p>那么完成投资后,甲骨文的股权结构就是55%+30%+15%。</p><p>当然这是双方一致认为的公司当下价值,并非真正的价值。</p><p>这样到了下一轮甲骨文融资,也就是A轮的时候,甲骨文如果再拿出20%的股权给到新投资人,先不谈那时的估值是多少,拉里森的股权会变成55%×(1-20%)=44%,吴杰的股权就变成了30%×(1-20%)=24%,期权池则是15%×(1-20%)=12%,被稀释的就是A轮投资人拿走的那部分。</p><p>如果到了B轮,依旧是将20%的股份给新投资人,吴杰的股权就变成了19.2%。</p><p>这样一直到最后的上市,吴杰占据的股权比例很可能降到10%以下,但他手中掌握的股票价值很可能已经涨了上百倍。</p><p>但这些是指他不再追加投资的情况,如果他觉得公司前景好,那么每一轮都可以追加投资,这样上市后获得的收益就会更大。</p><p>此外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坑害,他还提出了其它保护条款。</p><p>比如“优先股转换权”,这个条款是指公司发生送股、分拆、合并等情况时,吴杰手里的“优先股”转换价格可以作相应调整。</p><p>举个例子,假如吴杰现在是按1元一股的价格进行投资,那就是他手里有三百万股甲骨文的股份。</p><p>如果甲骨文将来再次融资,发出的股份增加了一倍,但每股的价值降到了5毛钱一股,那时他的优先股就可以转为2份普通股。</p><p>这个条款保证了他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利益,也意味着吴杰手里的这批优先股非常值钱。</p><p>如果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普通股的股价不断提高,等到甲骨文上市时他再套现离场,那时手里的优先股每股甚至能转换成数千普通股。</p><p>最后是“完全棘轮条款”,这是为了防止股份贬值而设,因为在多次融资后,谁也无法保证每次融资时发行股份的价格都是上涨的,吴杰当然会担心由于下一轮降价融资,从而导致自己手中的股份贬值,因此他要求获得保护条款。</p><p>这些条款可以保证他享受“动视”和“甲骨文”将来蒸蒸日上时的利益,就像原本位面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一样,虽然最后被各方势力逼走了,但他们依然用最初的两千万美金分享了阿里巴巴后来的成功,套现离场时的收益早已经扩大了无数倍。</p><p>除了这两家未来肯定会有巨额回报的投资,吴杰为了掩人耳目,这一年也陆续投了几十家高科技公司。</p><p>这些大半都是天使投资,累积起来差不多也有两百多万美金了,最后估计都是竹篮打水。</p><p>这些赌博一样的风投,自然直是他投资中的一部分,他的大部分身家还是进行了靠谱的长线投资,比如长期购买苹果、可口可乐、沃尔玛,家得宝的股票。</p><p>这些就是他现在的全部商业活动,基本就是从代言和工资上赚钱,然后大部分拿去投资硅谷+买股票。</p><p>这在短期内看不出他是赚是赔,但用不了十年,五六年后他的身家就该有数亿美金了。</p><p>吴杰可不光投资硅谷,国内的这些工具人,他同样会进行投资。</p><p>沈浪这时已经与中国游泳队前往厄瓜多尔,准备参加月底进行的游泳世锦赛了。</p><p>吴杰为他安排的商业路线非常简单,就是房地产+大型超市+酒店,然后从房地产上赚了钱再投资实业。</p><p>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房地产在84年以前还不能做,沈浪需要先想办法把自己家原来上交的地皮低价买回来,然后等84年以后建酒店也好,建写字楼只租不卖也罢,反正将来凭他们的人脉,这一行肯定是赚得盆满钵满。</p><p>鲁达这时候正在北京与一家亏空严重,正濒临破产的电视机厂谈合作。</p><p>他当然是想做家电生意,一个月前他已经买下一家同样濒临倒闭的洗衣机厂。&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