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漫流横渡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雅集就是一个古代的社交圈,无论如何不能失了礼数,徐佑无奈转身,道:“郎君过誉了!”说完才有空打量眼前这人他面容清俊,身穿青灰色的夹棉布服,跟周边的华衣丽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双眼睛熠熠生辉,让人一见不忘

  “山不在雪,无雪而自秀,素来论起孤山,妙语不知凡几,但都不如郎君”

  这人夸起人来没完没了,饶是徐佑厚脸皮也有点吃不消,道:“未请教?”

  说这三个字的时候,他在心里默念,如果这人再来一句俗物,掉头就走,可真是有一句妈卖批要讲了

  “在下诸暨张墨!”

  徐佑心中一惊,脸上却恰到好处的露出几分遇到名人的讶然和激动,道:“原来是五色龙鸾,久仰,久仰!”

  “区区薄名,何足挂齿!”张墨微微一笑,道:“敢问郎君名讳?”

  “在下徐佑!”

  张墨很认真的想了想,又问道:“可是钱塘人士?”

  “祖籍别处,年中来钱塘定居!”

  张墨歉然道:“请恕在下孤陋寡闻,没听过郎君的大名,得罪了!”

  左彣暗哼了一声,觉得他轻视徐佑,心中极为不满但徐佑对张墨的坦诚却升起了些许好感,笑道:“我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张郎君要是满口久仰,那才叫得罪了我呢”

  “名不见经传……”张墨口中复述了几遍,对徐佑更加的感兴趣,道:“徐郎君同是来参加雅集的吗?”

  “正是!”

  “若是不嫌,等下登山,你我同舟如何?”

  徐佑依然记得当初张墨的那番捧杀,何濡断言此子人品低劣,不可为友但两次接触,徐佑对他的观感却极好,思虑片刻,觉得是一个观察其人的好机会,道:“能和五色龙鸾同行,是我的荣幸”他顿了顿,笑道:“我还是初次参与此等盛会,眼前抹黑……莫非要乘船登山吗?”

  话音刚落,听到有人高呼:“开山门!”

  涌动的人潮顿时停了下来,簇拥在岸边,争相观望经过张墨的解说,徐佑才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叫西村渡口,种满了芦花,花期到时,满目飞絮,如同玉屑点点,夹岸铺就两行寒霜,是钱塘一等一的赏景之处渡口有一条简易的木桥,连接河堤和孤山,当地人称为西村桥,估计是后世西泠桥的前身

  两艘竹排从南北而来,竹排前面各有一只肥硕的白鹅,羽毛洁净,神情傲然,仿佛久战沙场的将军挟胜归来,又仿佛学富五车的士子才名远扬没过多久,竹排相碰,各自横在水面,两鹅相遇后,交颈缠绵,岸上的人群中顿时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双鹅缠颈以御腊,竹排横流拜水神”张墨看徐佑一头雾水,笑着解释道:“这是钱塘的风俗,双鹅若是交颈,预示着今冬瑞雪,却无冻毙之野鬼;竹排若是横流,象征着来年风调雨顺,再无饿死之孤魂明日腊八,今日祈福,大中正将雅集选在今日,想必也是借士子们的文运为钱塘百姓尽一份心”

  徐佑熟读六朝史,从没听闻钱塘有这样的习俗,想来历史发生了变化,连最底层的民众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有了改变

  蝴蝶的翅膀轻轻扇动,个人乃至民族的未来,再也无法确定和估算!

  等白鹅散去,渡口划来十艘轻舸,抛去船工,每舸只载五人,张墨挽着徐佑的手,道:“我们上船!”

  徐佑忙道:“我这部曲……”

  “雅集只准本人参加,所有下人都得在岸边等候放心吧,山上自有人服侍,不会怠慢了郎君”

  徐佑来不及跟左彣交代,被张墨拉着上了最左侧的一艘轻舸说也奇怪,仿佛商量好一般,那些衣着华丽的士子大都聚拢在右侧的轻舸上,连同徐佑他们这艘,紧挨着停靠在左侧的三艘轻舸,共十五人,看上去都比较寒酸尤其徐佑的船上有一人穿的袍子倒是锦缎,可惜一双足履灰白破旧,估计倾尽家财才置办好袍子,再无余财置办鞋子了

  汉魏以右为尊,楚承魏制,很明显,能够登上右侧轻舸的人出身必然比聚拢在左侧轻舸的人要高贵

  “哪位是陆绪?”

  正值隆冬,头顶的太阳遮不住呼呼的北风,轻舸又无船舱,动摇西晃,站立都不稳当徐佑不关心贵贱,生的贵又如何,此时此刻,无论贵贱,都只有轻舸上这寸许方圆立足他极目远眺,可惜隔得远,看不清那些人的脸面张墨奇道:“郎君不知吗?像陆绪这样早已定品的人,还有各大门阀的弟子早就上山去了……”

  “啊?还有这等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