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报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随后的封建王朝,哪一个不是这样?



    可偏偏就是记不住,只懂得念叨什么之治啊,什么中兴啊,什么荣光啊,但是全然不记得到底是怎样才能有这个什么治,怎么兴的,似乎只需要念叨两句,感慨几声,就能重新活过来一样。



    然后感慨完了,依旧是之前干点什么,仍然是继续干。



    斐潜做出的改变,就是从知其然,慢慢的推动到知其所以然,然后继续往下推……



    之前不仅是山东,就连关中的人都在滴咕,说是斐潜劳民伤财,搞什么西域,开拓什么雪区,虽然表面上只是上些奏章行文,说一些要爱惜民生啊,要卷顾百姓啊云云,实际上还不是表示别乱搞啊,我们没钱!



    毕竟在当时看来,甚至在后世的封建朝代的家伙脑海里面,外邦又穷,又乱,又没有肥沃的土地来耕作,要他们干什么?打了占不下来,占下来了也未必能长久守住,这不是劳民伤财又是什么?



    结果等斐潜打通了西域,引来了商人,市面上多了西域香料之后,这些人便是又齐齐感叹,真香!



    随后,多多少少的就有点明白了,哦,原来是要这么搞!



    华夏是农耕为主,所以思想原先都被农耕束缚住了,觉得不搞农耕就没什么搞头了,不能种地就没意思了,但是实际上人类社会要发展,粮食固然重要,但是其他的矿物就不重要了?



    再加上不要他们的地,还可以要他们的人啊!



    要不了他们的心,先要个身体也成啊!



    那么教化之策,也就顺理成章的被众人接受了。



    华夏之民做精巧的活计,那些教化而来的民众去干粗重的劳动。



    以华夏统御外邦,这么一说,似乎上上下下都觉得不错了。



    上层的人觉得这样有利可图,非常认可,多劳动多赚钱,自家财富看着增加,笑得腿都合不拢。



    中层的官吏也好传达,那谁谁,都注意点啊,不能欺负教化民啊,要不然这徭役修渠搬石头挖泥土你们自己干啊!



    下层的民众也觉得不错,虽然难免会有些矫情的自觉的是大汉人了,瞧不起外面来的教化民,但是也确实是减轻了自己的劳动负担……



    所以斐潜推行的『教化』,和其他朝代所谓的教化最大的不同,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利益均沾。



    从上到下,从汉到胡,都有利益。



    同时,斐潜也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从上至下的这些人,埋进去了一个潜意识。



    付出,也是回报。



    想要回报,就要付出。



    这其实就是商业最为基础的观念,要有成本的观念,也要有产出的概念,有衡量成本和产出,然后就有了控制成本,研究技术,增加产出等等后续的研究……



    斐潜带来的超出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观念,也在渐渐的改变着当下的大汉。



    之前大汉的做法,上层是不管中层死活的,然后中层的人也是不管下层人死活的。



    因为他们都看不远,或者说只是看到了一个点,看不见一个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