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鹤鸣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斐潜根本就没有多少心思放在这种原始本能上,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就比如他身边的这一个,刘备刘玄德。



    斐潜转头向一旁的黄成,然后指了指刘备,说道:“我们兵卒按规矩采买的这个事情,你跟他说吧……”



    黄成露出憨笑,指着一旁的兵卒说道:“刘使君,这个到不是因为这些兵卒爱惜百姓……而是因为有军规,当然,仅有军规是不够的,像这样的普通兵卒,讲再多的道理和法规,都比不上给他足够兵饷……”



    “啊?”刘备有些糊涂,给钱就能代替道理和规矩?



    “对,不能克扣的,该给多少给多少……有了粮饷,这些兔崽子就不会因为缺衣少食,然后动什么坏心思……”黄成继续说道,“……然后,才是军规……如果有人触犯,不仅是其本人受罚,所有在场的,或是知晓的,未能阻止其行为又没有及时揭发者,皆要受罚,其曲长军侯,也是一并责罚……”



    就像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一样,如果某个人做坏事,但是这一件坏事并没有直接联系到自己的头上,那么就算是看见了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应和制止的动力,不过若是牵连到了自身的利益么,再加上一人犯错全队连坐的制度……



    “哦,知矣……”刘备点点头,这个方法他也是知道,“此乃什伍法也,正所谓里有里魁,什主什家,伍主伍家,以相检查,民有善恶,以告监官也……”



    保甲法么,并不是明朝的专利,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在春秋战国时期,人口逐渐增加,乡里渐渐形成,什伍制便成为后世保甲法的基础,在商鞅变法之后,更增加了连坐制度,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必须告发,若是不告发,那么十家连坐,因此在秦朝的时候,民众之间反倒是甚少什么偷鸡摸狗的事情,因为成本实在是太高……



    后来这样的制度在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之内不断完善,如汉代的亭,魏晋的三长,隋唐的里长,直至宋代,王安石变法期间,才正式确定了保甲法,并且制定了相关的细则,奖惩措施,然后在明朝的时候发扬光大,甚至更加细致的分出了什么军户商户民户等等各种户口,成为了戴在民众上面的镣铐,直至后世还有部分的残余。



    保甲法有没有缺陷?



    缺陷很多。



    比如保甲法首先就是为了限制人口流动而产生的,然后自然跟随着就是收取赋税的方便,方便剥削阶级的统治,然后培养出一批倚靠着保甲法而产生出来的土豪劣绅等等……



    然而优势呢?



    至少在汉代,却极其重要且强大。



    斐潜转头看向了刘备,笑嘻嘻的说道:“既然玄德也认为此法不错,那么可愿助某一臂之力,暂且任此事如何?于川中推行什伍之法,便民利国,其善大焉……”军队之中有这样的连坐,但是在民间因为大汉的律法变更了几次,便没有这样的规矩了,甚至还多出了亲亲相护,不为论罪……



    刘备一愣:“将军之意是?”



    “玄德之志,岂非牧万民乎?”斐潜摇晃着马鞭,就像是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兵民之政,原本一体……吾观川中民政,多有谬漏之处,不妨便以此为始……玄德以为如何?”



    这就是要安排具体的职务了?



    刘备不由得在心中衡量起来。



    这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