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5章人杰地灵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虽然说宗教经常讲究的是精神方面的东西,可是再怎样精神的人,也是要吃饭的,吃饭自然就是需要物质的,就要考虑经济和政治的。



    佛教就是如此。其他宗教也是一样。



    古印度,或是叫身毒,为什么会兴起佛教?



    并不是佛教就真的有那么『佛』的感召,而是因为阿育王本身就是首陀罗的血统,所以他才成为了一个战士,而不是像是大部分的婆罗门一样去充当什么执行祈祷的祭官。因此阿育王天然对婆罗门教反感,他自然需要一个和婆罗门教对立的思想,自然就选择了表示人人平等的佛教。



    阿育王抵抗婆罗门教,他以铁血方式第一次统一印度,然后他以非常强势方式在印度普行佛教,让佛教在古印度一时占主导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佛教自我发展有多么厉害,而是政治上的需求如此。



    汉明帝大肆宣扬佛教,多半也是政治上的考量。



    因为刘秀死了,一代目的兄弟姐妹,跟着一代目打天下的豪强,皇亲国戚还有很多活着,所以二代目汉明帝为了地位上的稳固,就必须向这些家伙下狠手,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佛教被引入了。



    再比如唐朝李世民,他有八分之五的鲜卑血统,当然,所谓纯血统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谬误,但是并不妨碍会有很多儒生子弟在阴暗角落里面暗搓搓的去戳李世民的脊梁骨,然后将其身份故意贬低,所以李世民开创的唐代,也是推崇佛教的。



    在很多社会动荡的时候,宗教,不一定是佛教,也有其他的教派,比如白莲教什么的,也是会大幅度的流行,并非是这些宗教一定有多少的神性什么的,而是这些宗教可以让痛苦的民众百姓在心灵上得到一些浅薄的慰藉。



    佛教子弟,道教徒第,以及儒教学子,这些人在宣称自己教派的佛陀天尊圣人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在捍卫自己宗教的时候也是富有攻击性,并非是这些人真的有多么信奉自己的宗教,而是因为这些事项牵扯到了其自身的利益。



    没错,不管是佛教,道教,儒教,亦或是什么其他的宗教,都是需要『供奉』的,纵观历史上所有出现的宗教教派,就米有一个教是不需要缴纳供奉或是费用的。这个供奉,并非是单纯的指神像什么的,也许是『五斗米』,也许是『什一税』,也许是『天课』之类的。



    吕布见到了伽跋。



    起初吕布还不以为意。



    高僧伽跋一见到吕布,便是双目流泪。



    吕布很是奇怪,便是追问。



    高僧伽跋说他见到了一个在血海当中苦苦挣扎的灵魂……



    吕布愕然,旋即大笑而去。



    可是过了几天之后,吕布又回来了,在伽跋前拜下,与其见礼,然后带来了给佛祖的供奉。



    高僧伽跋对于那些金银钱财不屑一顾,并且坚持不受,表示让吕布将这些钱财散给普通民众即可,这也是为了化解吕布身上的那些血海冤魂的业障。



    『施主果然是应劫之人……』伽跋合十而道,『那日位于大宛,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