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6章新的科技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好,逆风的时候放下,靠人力或其他动力行驶,所以逆风比纵帆效果差,而纵帆,多用三角帆,是一种可以来回转动的帆,操作简便,顺风逆风都可以使用,受风向影响小,顺风时不如横帆,但逆风航行能力强。



    想要运用纵帆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能灵敏调整船头方向的船舵。而在华夏,船舵很早就被发明了,并且一直保持着世界的领先地位。而西方要到公元12世纪,才有了船舵。



    倒不是说汉代就没有纵帆,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纵帆的雏形,在汉代也出现了平衡纵帆,可以将船帆进行转动,使风的压力中心移至桅后,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转动较省力。但是马钧毕竟不是造船专业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仿制楼船的时候不懂得这个平衡纵帆的技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这一块短板被补上了。



    有了三角帆,纵帆,和船舵之后,基本上来说船只就可以利用各个方向的风了。至于后续比如添加什么小一些的辅助风帆,像是斜桅的小帆,主帆上面的顶帆等等,那就是后续的演变了。



    在这里,斐潜之所以不全部采用四角帆或是梯形帆,是因为船只大小的原因。虽然谁都知道船帆多了船只跑得快,但是吹在帆船上部的风,除了产生水平方向的推力之外,还会产生向上的升力。升力比较小的时候有利于船只贴着水面快速航行,但是如果风帆太多,船只太小,向上的升力过大,就很容易使得船只倾覆。



    因此在船只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三角帆和四角帆结合的方式,能够保证不管是风大风小,顺风逆风,都能够安全的航行。



    至于制造更大的船只,还需要再等等。



    斐潜现在需要的是在内河环境当中,相对比较安全,适应各种风向,速度更快,转运更加方便的内河船只,而不是出海的大型战船。



    在远处的玄武池边上,马钧很是兴奋。



    之前斐潜就来检阅过新作的车船,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纵帆,也就是风帆的横杆基本上是不动的,而现在采用了新的风帆之后,船只在航行上面的能力,几乎冠绝当世。



    而马钧他自己,也将一举成名。当然功劳的大头还是骠骑将军斐潜,但是能在功劳簿上填下自己的姓名,难道不是一件美事么?



    都打起精神来!再检查一遍!马钧朝着船只上的水手和工匠大吼道,若是试航成功,除了骠骑嘉奖之外,我再出钱请诸位好好吃喝一顿!有酒有肉,包子管饱!



    哦哦哦



    放心吧!



    马大匠豪气!



    船只上面的水手工匠七嘴八舌的应答着。



    若是说对于船只的了解,对于木料的熟悉,十个斐潜可能也比不上一个马钧,但若说是选择研究的方向,亦或是在许多选择当中选取最好的哪一个,可能即便是大汉当下所有人加起来,都比不上斐潜。



    这并非是说斐潜比大汉的所有人都聪明,而是斐潜经历过后世的信息爆炸,而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