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9章战法的传递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军事上的坚壁清野工作,即便是再怎样的有道理,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也宛如一场灾难,谁也不想要离开自己习惯的家园,离开耕作多年的土地,因此一开始命令的下达自然就受到了抵触。



    但是军令就是军令,被派遣来这里执行命令的军侯,见到了拖拖拉拉的李家庄,自然就命令自己的手下兵卒加强了督促,而这种督促的方式,当然就是更为卖力的鞭打和喝骂。



    天空很阴沉。



    乌云遮蔽了太阳,寒风一阵阵的呼啸着吹过。



    此起彼伏的鞭打和谩骂声夹杂着人们的哭声、痛呼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当做的工作的一种成效,并且会让这些负责督促的人,产生了一种『旁人为鱼肉,我为刀俎』的别样快意的感觉,甚至会因此而飘飘然起来,即便是这种行为并没有让他们直接获益多少。



    负责执行这项工作的军侯,只想着早些完成,然后早点回到相对来说『安全』一些的上庸城中去,至于对于李家庄在坚壁清野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损伤,人员会不会因此而死亡,抱歉,这个并不是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汉中的形势日益严峻,原本的『援军』,一个个的失去了踪迹……



    就像是当年的袁术,当年势力最强的时候,似乎是所有人的巴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似乎全数都是袁术的人,拿钱叫巴巴的时候都很真诚,真遇到事了就成为了孙贼。



    像这样比较复杂的政治问题,不是小小一个军侯所能理解的,他只是希望早些完成,然后赶快返回,但是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明显是先锋的百人队,出现在了李家庄外的小山坡上,示警的生硬凄厉的在李家庄内响起,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的军侯死死的盯住了在远处小山坡上的三色旗帜……



    出现在李家庄这里的,是从宛城轻装而来的朱灵骑兵部队。



    朱灵原本就有过长驱奔袭的经验,在加上头脑也灵活,一度跟着太史慈也学了不少,而且这些骑兵也不是什么新兵蛋子,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之前奔袭到了许县城下的兵卒,因为负伤留在宛城休养,如今也重新归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就像是钢刀经过了淬火一般,更加的坚韧并且锋利。



    斐潜采用的征募兵制度和一般大汉的戍役制度,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主动的参与,一个是被动的无奈。汉代兵役,一种是到中央作『卫』,一种是到边郡作『戍』,一种是在原地方服『役』,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是被动的应对,很难说有主动的想法。



    但是募兵制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斐潜着重提高了兵饷,装备,以及军功的授予之后,当兵甚至成为了贫苦百姓的一条全新的出路,努力在战斗当中获取功勋,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原本贫苦家庭的阶级地位!



    在骠骑军中的大多数普通兵卒,都异常的认同,崇拜于骠骑,渴望着厮杀,故而在战斗力和士气上,都远远的超出一般的大汉的那些普通兵卒。



    因此在遭遇了李家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