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1章脚底下的黑暗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个普通百姓能够像是士族子弟一样翘着脚有闲工夫,甚至可以雇佣『武举人』一路奉陪?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斐潜再三衡量,认为当下大理寺就必须选任一些年轻的,大士族的弟子充当审判官,一方面是这些大士族子弟见过大场面,不会因为一些毛头小利便是丢失了自己的立场,在对待一些较为普通的案件上,比较容易拒绝贿赂注重自身名声,年龄大的就比较没有了冲劲,容易和稀泥。



    另外一方面是这些大士族的子弟也才有条件对刑名律法有所研究,也比较会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去衡量法律问题,毕竟他自己就是出身统治阶级,而一般地方官吏的刑名师爷之类的,虽然也精通律法,但更多的时候这些人是将聪明才智发挥在如何用这些律法和地方勾结获取利益上……



    即便是这样安排,依旧还有漏洞。



    但是也是仅能如此了……



    人本身就不可能完美,更何况由人制定出来的制度?



    但是比起当下大汉的这些毛躁的体系来说,如果真的按照斐潜的思路进行架构,那么可以说这个体系覆盖了上中下三个层面,人员分布也多元化,再加上主要负责立法的参律院,还有以挑刺谏言为主要职能的直谏院,就像是房子的四柱二梁,在加上原本的行政门窗,便是搭建起了整个的朝堂的律法规矩。



    当然,这些还不够,还有后续……



    规矩是规矩,执行是执行,好的政策最终执行出来了一个坏的结果,也是经常见到的事情,因此最终这一套的架构,最终会演变成为如何,也还是需要不断的观察和调整。



    『还有一事……』斐潜看了看庞统说道,『这尚书台之下,再设一个秘书处……负责人么,暂时还不好选,士元你先兼任罢……』



    『秘书处?』庞统不明所以。



    『秘书』一词虽然说在大汉已经出现了,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指人,而是指物。也就是那些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书籍,一种是宫禁里的秘籍,因为是宫禁内收藏的各种经典文献,因而一般不予公开,故称为『秘书』。类似于一些不怎么好公开的事情,比如皇帝起居录等等。



    另外一种的『秘书』,则是指谶纬图箓。



    毕竟谶纬在汉代实在是太流行了,就跟后世某战在资本当中的地位一样,资本不倒某战不灭。从统治阶级到上层圈子,都有意识的在利用和维护谶纬,所以谶纬当然不会倒下,因此指代谶纬,或是巫师方士的一种预算吉凶的隐语,也叫做秘书。



    一直到了曹操后期,为了和明面上属于皇帝的尚书台对抗,才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秘书令,以『典尚书事』,来取代尚书令收发奏章、草拟和上传下达的职责。



    然而斐潜想要成立的秘书处,跟这两种都不一样。



    『秘书处,主秘书。』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