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0章怀旧空吟闻笛赋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心者可得天下,其言之民,盖自诩为民,亦或是……普通百姓?不知书,不识字,不通礼,不明事之百姓。既民多愚,便任其愚之,见民多怨,便由其怨之,知民多困,便嫌其烦之,如此,民心何来?请德祖以教。』



    杨修皱眉。



    他明白斐潜是什么意思。



    这是和山东之人完全不同的两个执政方针。



    斐潜在平阳,在河东,在关中所展现出来的,也是如此。



    山东人口头上重民,实际上重士。



    斐潜口头上重士,实际上也重民。



    所以即便是袁尚是战败者,但是只要袁尚真的愿意出来,不再怨天怨地搞东搞西,斐潜就让袁尚出来做事。



    士之名望,在斐潜眼里,不值一文。



    如果在之前,杨修必然会高谈阔论,表示斐潜所说之言,都是谬论,表示『百姓之性,皆愚钝也』等等的话,然后阐述国家王朝想要强大,必须要仪仗『智者』,想要有秩序,必须要依靠『宗族』云云。



    后世也有很多砖家叫兽,表示治国理政他们最刑。



    但是实际上,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够明白那些砖家叫兽不过就是被饲养的狗,谁给狗粮,便是给谁出声。



    别看有时候好像是站在普通民众身边摇尾巴,但是实际上他们根本就看不上民众手里的窝窝头,也不是真心为了民众发声,而是嘴馋资本扔出的带骨肉,为了达成资本的某些目的在吠叫而已。



    此时此刻,在见到了平阳之地的繁华和安定之后,如果杨修再次说什么『礼』,无形当中就落入了狡辩之中。



    毕竟平阳发展起来,并不是靠着公知……哦,依靠大汉士族而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就不是。就连学宫,也是斐潜先建好了,请来了蔡邕之后,才渐渐有士族子弟慕名而来,汇集平阳之地。



    『人心之欲,不可足也。』杨修缓缓的说道,『一人之欲,尚难以遏,更何况千万人乎?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杨修说着,目光下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今日直言,望骠骑恕罪。』



    斐潜笑了笑,『请指教。』



    杨修缓缓的抬起头来,『在下知骠骑之志远大,然瞠乎其后却如何?世家之鄙,盖因传承之所欲也。今辞骠骑而返,非不明骠骑之志也,乃……骠骑之后,可有继乎?』



    『骠骑之关中河东所兴,一则以骠骑宏大之志,二则……呵,二则乃兵戈而立基也。兵兴而死伤者众也,昔日权贼忙于争夺,百姓生死,孰能顾之?是以,良田荒废,病疫横生,人口损之十之七八。故安民之为首要,便如汉之初兴,修文而治武,安邦以休养,民自安居乐业。』



    『夫地广而人寡,存者自是田畴广袤,种莳而助不给。是以大业可成,二十载间,若不遭变故,定有治而盛也,究其所故,乃黔首饱暖无忧,可繁生养者也。』



    『然斯盛之,不可长久,盛极必衰。盖因黔首饱暖,必思淫欲,又加之愚钝成性,不求圣贤之道,蛮横耍混,索取无度。繁衍数代,子孙益增,荒芜皆为阡陌,寸土必生龌龊。昔日之苦昔人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