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3章大黄弩的新一炮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开始的时候,有试图改成机器齿轮上弦,但是大黄弩的力度比蹶张弩还要更强数倍,使得用棘轮机械上弦的模式,要么造成齿轮啃咬磨损很大,要么力矩不足依旧费劲,想要力矩省力,就必须加大齿轮转换比率,或是添加额外的辅助装置,这最终导致要么是上弦的速度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要么是大黄弩体积构件变得更大更不利于携带,于是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归了双人肩顶上弦的方式。



    但这些尝试,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机械棘轮上弦的方法,只是不适合于大黄弩,而对于蹶张弩和大弩车来说,却很实用。



    因为齿轮磨损严重,有的工匠开始研发更高强度的合金钢铁,提供给蹶张弩使用,使得蹶张弩也可以变成手摇弩。



    因为大黄弩装上更大的机械架构不合适,不便于携带,于是有的工匠干脆就将机械架构加载在不怎么需要移动的大弩车上……



    只剩下大黄弩这个不上不下的家伙,也就只能是在弓弦,弩机,弩臂上下点功夫,更新了一些新材料,采用新的钢结构扳机了。



    大黄弩的弩臂一点点的弯曲起来,积累着力量。



    虽然说上弦的声音不小,但是只要距离超过三十歩,这个声音就几乎在夜风之中荡漾得七七八八了。而在土塬之上,上面和下方的土沟的差距何止三十歩,五十步都不止!



    距离对面土塬的距离就更远了,大概有七八十步。



    一般的强弩,百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要绑上个手雷射过去,那射程肯定就大打折扣了,说不得都掉沟里面去,并不能给曹军造成什么震撼效果。当然,如果用弩车,自然是射得更远,可问题是弩车就不是几个人能搬得动,并且可以快速移动的东西了。



    即便是弩车带了轮子,但是在夜里叽歪叽歪的一路而来,又是那么大一个……



    大黄弩就不一样了,刚好两个人可以开弓,然后一人点火,一人射发,再加上两个人作为后备,携带弩矢和手榴弹,完美四人组!



    打个折,也近乎是三百步内没准头榴弹炮!



    朱灵示意一旁的护卫填上大黄弩专用的弩矢。



    弩矢中间部位,绑上了一枚手榴弹。



    长长的火药引线被解开,垂在了下方。



    朱灵歪歪脑袋,示意护卫点火。



    这种发射方式,并不能确保每一发都能够顺利引爆。毕竟在空中有可能因为风吹灭了引线,或是落地的时候刚巧就砸到了引线等等原因,导致不能顺利引燃火药,但是十之七八还是能最终引爆的……



    大黄弩发射的声音,清脆且响亮,但是和过了片刻之后响起的声响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手榴弹轰然而响,在寂静的夜中,如同地动山摇一般!



    手榴弹的研发,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代。



    这种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物件,更新的速度也就自然会快一些。



    历史上手榴弹在唐末的时候,就出现了,在宋朝的时候就有列装军中的记录,随后随着元朝蒙古兵传播到了西欧。别以为元朝蒙古只会骑射。元蒙古比后来的建州女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