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非精密进近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非精密进近相对于精密进近是没有下滑道,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类精密进近方式,比如RNP AR,这里暂时就不作讨论了。课程中着重说的还是NDB进近,VOR进近和LOC进近。

  之前在国外学习的时候,那边几乎已经没有NDB,非精密进近练的就是VOR进近和LOC进近。

  NDB即Non-Directional Beacon的缩写,中文意思就是无指向性信标。徐清听在国内学飞得朋友说,在国内练习非精密进近很多就是NDB进近,还衍生很多口诀,听得徐清一个头两个大,经常会感叹自己是何等幸运。

  原来公司的模拟机改装的非精密进近也会练NDB进近,但是后来国内NDB逐渐被淘汰,加之蓝天航空所运营的机场中并没有NDB,所以后面就不练了。

  与之有些相似的是一种叫做盘旋进近的方式,别说蓝天航空公司,其上属的集团也不运行盘旋进近方式,所以模拟机课程里虽然有盘旋进近的字样,但是,教员提都不会提。

  徐清在国外仪表等级阶段就练习过大量的非精密进近,具体程序倒是没什么问题。主要是现在整个民航圈子开始推行一种新的技术,即CDFA,连续下降最后进近。这是徐清在国外并没有学到的,所以需要提前看看。

  过往的非精密进近是在FAF之后就下到MDA,然后平飞,如果没有建立目视参考,就需要一直飞到复飞点才能复飞。

  CDFA则不同,它是在FAF之后连续下降,没有平飞,直至到最低五十尺或者拉平点。

  这个技术当然有它自己的优点,不然也不会在整个民航推广。比如可以提高飞行员的情景意识,减少工作负荷,飞机姿态更容易让飞行员获得目视参考之类。

  优势肯定是有,就是徐清要重新学习,觉得很是麻烦。

  首先最后下降阶段,需要计算下降率。一般来说,下降率大部分来说跟进近速度和下滑梯度有关系。

  进近速度并不一定,但是一般处在某一个区间。下滑梯度大部分是5.2%,有的会稍陡,具体看进近图可知。

  FAF之后,每一海里会标注一个高度,飞行员就要通过这个标准高度在调整自己的下降率,这点儿是徐清觉得麻烦的地方。

  在FAF之前,需要自己预估一个初始下降率,在FAF前0.2海里开始推下降率,然后跟上文所讲,根据高度的差值调整下降率。

  程序倒不是很复杂,就是学新的东西,觉着有些麻烦。

  另外MDA也需要改变,为了不穿过MDA,CDFA中会有一个DDA,一般来说DDA是MDA加五十英尺。当然,各公司标准可能不同,就不做深论了。

  熬夜写的,希望多多支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