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利民十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们文人做事就是麻烦,哪有这么多说道,事事周全,等你们周全了,什么都晚了。”

  “何事让你们三位大人争吵?”赵海峰伸了个懒腰走进县衙。

  施郞起身指着一个与他年岁相仿的男子道:“大人,这就是我的好友梅苏。”

  赵海峰见那男子身体不矮,一米八左右,白白净净,生的端正,一脸的忠正之像。

  梅苏施礼道:“参见大人。”

  “无须多礼。只要你等尽心为百姓做事,能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就算朝廷不承认你们,公主也会给你们安排去处,让你们一展胸中抱负。”赵海峰道。

  施郞道:“大人您看,这是我们研究出的方案。”

  赵海峰接过册子,只见上书利民九策:

  一、恢复一亩一石税制。二、禁止土地买卖。三、灾荒年申请朝廷免征地税。四、申请专款兴修河道。五、以村为单位,一村二头耕牛,由官府出资购买,专人管理,用于农耕。六、减少百姓买卖税收,鼓励商业流通。七、禁止高利贷,由官府定贷款利率。八、兴办学堂,百姓子女也可入学。九、灾祸年官府施粥要保证粮质,立筷不倒。

  “嗯,不错,都是为民谋福利,就是格局小了些。一石是多少粮食?”

  “大人真是长在深宫中,不识一石粮。”孙若薇讥笑道。

  梅苏道:“有专用之斗,小斗一石,大斗一石五。”

  弄了半天,赵海峰总算明白了,一石也就相当于二百斤。而现在亩产也就一石左右,好年头一石半左右。人均一亩半地,一年下来去了税能剩下一百多斤粮食,再掺些野菜,也能混个温饱。可自从来了李知县,一亩一石五,根本难以维持生计。

  “这里属江南气侯,一年二季,就算是收一石五的税,百姓们还是有剩头的,不至于流散吧。”赵海峰道。

  “大人啊,这里的税不是按年收的,是按次收的,每年收两次。每成熟一次就收一次税,所以说是一年收两次,那是三石的税啊。以前的时候收二石的税,还能活。这收三石的税,就没法活了。”

  “这么多?周扒皮啊。国家的税收这么高啊?”赵海峰道。

  “国家税收在北方,一年只种一季的是按一石收取,这里一年二季的是按一石半收取。”

  “你是说以前那个知县是一亩收两石,这个李知县收三石,为什么收这么多?”

  “这些年将地挂在士绅名下的土地越来越多,他们的地不用纳税,所以负担都压在了百姓身上。”

  “这里也兴这个啊,士绅土地不纳税?”

  “是的大人。”

  “为什么不去告?”

  “上哪告啊,官官相互。去告状的都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大伙都知道,那是让官府给弄死了。最多一次三十多人去告,一个也没回来。官府说遇到了山贼,让山贼给杀了。”

  “这里的山贼这么凶?”

  “哪有的事。山贼只劫财,轻易不杀人的,分明是官府的借口。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敢去告了。”

  赵海峰大怒道:“我说你们记,一、一亩一石半税不变,但一年只收一次。多余粮食可卖官府,以市价收购。所有人都得交税。举人不交税,那是皇上为了让他安心读书,学成本事为国出力。但也只限于他那三亩地,多余土地也一样要交税。富商无功名者等同百姓一样要交税。二、土地禁止买卖可以。三、灾荒年免税可行。四、河道现在就得修,等国库出钱就错过修河良机了,钱公主会想办法。五、耕牛吗可自行购买,官府出钱先行垫付,可逐年还款,记住是无息的,耕牛是自己的会更用心些。配种时“为什么不去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