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八月十四)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若非谢尚过来,李满囤根本就舍不得把指挥权移交给余庄头。

  李满囤不好告诉谢尚这主意原是红枣给想的,当下只能笑纳了谢尚的误会。

  “这不是头回经历大事吗?”李满囤谦虚道:“就怕乱中出错,所以便想着笨鸟先飞,自家里关门先练练……”

  闻言红枣恍然大悟:原来是她爹和谢尚是看庄仆们演习耽误了时间!

  风俗里红枣不好跟谢尚照面,王氏却是能见的。当下王氏看谢尚进院便赶紧地自月子房里出来。

  一时分宾主落座,谢尚给李满囤王氏上礼。

  谢尚八月节的节礼送了酒、茶、点心、糖、蜜饯、黄金酱、布匹和荷包八样礼。

  李满囤现已知道谢家的荷包就是银子。他看一匣子荷包有十二个之多,想着不能白收谢家这许多礼而自家一点不回,便悄声告诉王氏给安排回礼。

  王氏第一次处理这种事,心里没底,便借口去厨房看菜进了东厢房跟红枣问主意。

  红枣听明白谢尚送的东西后想了想告诉王氏道:“娘,咱家回礼还是照先前的说的量力而行。”

  “如此,我们回些咱们庄子的自有出产,比如干茉莉、干玫瑰、莲子、枸杞、干粉条、刨子面,然后再加些嬢嬢给拿来的山蘑和板栗也就罢了。”

  王氏虽觉得回礼薄了,但想着这是红枣的主意,男人即便知道了也不会抱怨,便就依言而行了!

  其时谢子安已去府城考试,谢尚家去后便直接去明霞院给他娘云氏问安告知回来的消息。

  云氏看到谢尚呈上来的回礼,不觉笑道:“别的倒也罢了,这干玫瑰香得很,做了香袋挂衣橱里熏衣服倒是极好!”

  谢尚知他娘不缺香袋,如此说也只是让他高兴,便即笑道:“娘,您喜欢就好!”

  心照不宣的说完回礼,云氏方才和儿子述说自己的牵挂:“尚儿,你爹在府城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自谢子安八月初六午晌离家,至今已有九天,云氏甚是挂念。

  “娘,”谢尚安慰道:“今儿第二场收卷,谢福得忙着服侍刚从考场出来的爹。想必等明儿爹第三场试进场后谢福方才得闲写信来报平安。如此,明儿午晌就能有信,您且放宽心!”

  “有谢福在,我倒是没啥不放心的。我就是想着这大节下的,家家都在吃酒看戏过节,独你爹为了这一大家子人在考场里穿单衣啃冷饼子,也不知道身子受不受得住,心里有些不舍罢了!”

  谢尚也挂念他爹,对明儿家里的酒席也是厌烦,但却还得劝慰云氏道:“娘,越是爹不在家的时候,咱们就越是得撑住。不然,爹出门做官也不放心家里!”

  对于谢子安要出门做官,云氏也是两难。

  理智上,云氏知道为保家族子孙富贵,仕途不能在谢子安手里断了,但情感上,云氏却舍不得与谢子安分离——老太爷、老爷年岁都大了,谢子安若是出门做官,她就得留在家中尽孝。

  而且,搞不好她还得替谢子安在身边纳个良妾——每每想到这儿,云氏整个人都酸成醋了。

  偏这话还不能和人说,云氏心里郁闷,嘴里却只能强笑道:“现今,我就盼着你媳妇真如你爹说的那样是个能干人,进门后能帮我搭把手,如此也叫你爹放心些!”

  “娘,”谢尚又不傻,如何能当着她他娘的面夸媳妇,当下只笑道:“我爹的眼光虽是没差,但那李家姑娘眼下也只能算是块璞玉。”

  “她进门后得您教导,如此才有可能成器!”

  云氏眼见儿子句句尊崇自己,心里自是安慰,不觉笑道:“行了,我现要歇息一会儿,很不用你在这里贫嘴。你还是赶紧回五福院吧,别叫老太爷挂心!”

  打发走谢尚,云氏方和陶氏道:“东西都收了吧!晚饭你让厨房添只鸭子炖了那粉条来给我瞧瞧,若是还行,便给老太爷晚饭送去!”

  前几天去李家大定,云氏觉得席面上的老鸭粉条汤比自家家常吃的老鸭炖酸萝卜来是另一番滋味。今儿听谢尚旧话重提,想起老太爷爱吃鸭子,便赶紧吩咐人给预备。

  “那袋山蘑记得替大爷留着。尚儿素来和大爷一个口味。今儿尚儿说好的那个小鸡炖蘑菇,大爷想必也会喜欢。”

  “这人参炖鸡啥的虽说滋补,但偶尔地也给大爷换个口新鲜新鲜!”

  陶氏闻言赶紧答应,心里只合计着一会儿得让周旺家的跟显荣几个小厮打听那什么小鸡炖蘑菇,然后赶大爷家来那天做了,全了大奶奶对大爷爷的心意才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