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雉水这个城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村里有句老话,叫“三代修个城旮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爷爷起开始做人家,然后父辈接力,那么到了孙辈才有可能住进城cc摆脱庄户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过上城里的享福日子。

  王氏没想过她也有住进城的日子,但想到家里的四百多两银子,她又觉得有可能是真的。

  “城里宅子,贵吗?”王氏问李满囤。

  “好像还行,”李满囤说:“城里的宅子虽比咱村贵,但似咱家这样大小的宅子也就120两,还带三间铺面。”

  李满囤进出四海楼几回,也便见过中人说和房地买卖。事后再请教许掌柜几句,李满囤也就知道城里买房找中人的规矩。

  见识过四百两银子的王氏今非昔比,她现听说城里宅子要一百二十两,已不再觉得遥不可及,便即只说李满囤想得极好,他做主就行。

  早起,李满囤只领了红枣出门。红枣瞧见王氏不去,问原因,王氏只说先前的帐子还没做,趁得闲,在家把帐子做了。

  红枣知道这年代女人们做针线其实是一种休息福利,当下也就罢了。

  这次进城不卖东西,李满囤没法挑红枣去。不过,这难不住李满囤cc他将两个竹筐叠起来,然后把红枣抱进去,接着自己背起竹筐,最后再拿一根扁担就出了门。

  李满囤的打算很简单,先背红枣进城,等买了东西后再挑回来,或者坐车回来。

  与上次睡着进城不一样,这一次,红枣一路都趴在李满囤背上东张西望。

  高庄村在雉水县的北面,离县城隔了两个村:大刘村和西陈村。

  出了村,顺着洪河往南走,走过两三个丘陵,红枣又看到一个小码头,便即问李满囤:“爹,这边就是西陈村吗?”

  李满囤摇头:“这是城里周大地主家的农庄,周庄。”

  “周庄?”红枣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红枣看着周庄外高高的石头墙以及原木大门,不觉赞叹:到底是地主家的庄子,打这围墙得花多少钱啊!

  “嗯,周庄。”李满囤不欲多说。

  地主家的农庄和李满囤他们村,可不一样,农庄里面的人虽一样种地,但却都是城里富贵人家的奴隶,被成为'庄仆'。

  小时候,李满囤从长辈口中听多了水荒那年一路缺衣少食地悲惨过去,知道当时有一部分人为了一口吃的,就卖儿卖女,甚至自卖自身。

  据说,现他们住的这一片地,从大刘村起,往北,经西陈村,再过他们高庄村,秀水村,高桥村,一直到邻县,有大小十来个庄子,而庄子里的庄仆都是那拨卖身人的后代。

  似他们高庄村,据说原来就是一个高姓地主家的庄子。只是后来高地主家坏了事,全家被杀,连带这地被充了公,然后用以安置当年水荒的流民,方才有了现在的高庄村。

  少时听故事,总以为里面的缺衣少食是人间至惨,而随着年岁渐长,李满囤方知道,天下无事能比过庄仆世代为奴的绝望。

  李满囤不欲红枣小小年纪,便知这人间至苦,故含糊其辞。幸而红枣没纠结此事。

  走了不到一里地的样子,然后又走过了一段丘陵,李满囤放说:“这才是西陈村。”

  西陈村的外面同高庄村似乎没差,村口也有个不大的码头。

  过了西陈村,便就是大刘村。大刘村的码头,不是一般的大,停泊的船只也特别多。无数的挑夫似蚁群的工蚁一样,排着队在船上和码头上穿梭忙碌。

  码头外载货的手推板车也排成两队,一队进,一队出,秩序颇为井然。

  进城的路自大刘村便转了弯cc大刘村村中的大路直通县城的北城门。

  穿村而过,红枣注意到路两边的住户差不多都在家门口打了棚子,摆了茶水摊,不觉赞叹:到底是地主家的庄子,打这围墙得花多少钱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