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曹太岁随行金明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几天苏香凝从百宝斋搬出去,沈雨才反应过来是经常逼着她出门弹曲的原因,便想着弥补一下出来游玩。

  只是苏香凝最近满脑子都是豆花铺子的事情,还有那个‘分销商’,跟着沈雨出来也没有赏景的心思,一直和青果小声商量该怎么让生意火红些。丫鬟青果自幼没干过重活,这几天推磨搬东西有些吃不消,没精打采的点头摇头,倒也没啥主意。

  沈雨讨好了半天,有些委屈的说道:“小苏姐,生意不是两天能做成,该休息的时候也要休息一下。”

  “知道啦。”

  苏香凝撑着油纸伞遮阳,起早贪黑几天下来身体虽然疲惫,到也没有露出多少不适。

  沈雨抱着后脑勺,在草地上倒退着行走:“还有那个姓苏的,你可千万别信他,他根本不喜欢你,他就是馋你的身子。”

  “雨儿!”苏香凝脸色一红,左右瞧去:“大庭广众的这话岂能乱说,再者苏公子不是那样的人。”

  这左右一瞧,便在远处的湖边发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她抬眼细看,那人却已经进入了画舫。

  苏轼?

  苏香凝眼中一喜,略微思索,便将伞交给了沈雨,提着裙摆往画舫走去。

  “我去那边看看。”

  “哦。”

  沈雨扛着油纸伞,无趣的转着伞柄,倒是有些担心这个越来越独立自主的姐妹。

  --------

  湖畔三层楼船之上,正举行着一场文会。

  范成林等小有名气的才子,正聚集在楼船大厅,与各方好友攀谈起近日一些琐事。

  数张桌案摆开,也有书生仕女在甲板上作画。

  赵天洛来到楼船中,引得诸多文人上前献殷勤,许多得知消息的将门子弟和豪绅嫡子也都在这里等着,当然,大多是尚未婚配的男子。

  此次永安公主入京,一来是为当朝太后贺寿,还有个传言就是永安公主到了待嫁之龄,江南那边的文人也好才子也罢,统统都被拒之门外没看上一个。

  康王没有办法,才把这宝贝闺女送到了京城,让当朝太后给物色一个合适人选。

  驸马不算位高权重,或许还得受些窝囊气,但这足以让不少寒门书生趋之若鹜,高门大族也有往脸上贴金的意思,派了各家的年轻俊杰过来试试。

  大厅中熙熙攘攘,几个大儒坐在首位审阅诗词,见赵天洛走过来,皆是起身想迎。

  赵天洛颔首示意便在主位坐下,颇有兴趣的打量起才子们的佳作。

  她对诗词一道兴趣不深,但很喜欢这样所有人意气风发大展才学的场合,偶尔遇到才气过人的才子,也会攀谈褒奖一番鼓励。

  只是佳作不常见,赵天洛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没甚意思。想了想,她从护卫手里接过一个木盒,递给旁边的苏幕。

  侍郎苏幕经常主办这些小诗会文会,接过木盒后打开,却见里面华美玉簪上刻了一首诗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五十六个字小如米粒,整整齐齐刻在细长玉簪上,浑然天成丝毫不显拥挤繁复。

  苏幕品位许久,抚须轻笑道:“公主,这位苏公子倒真是位大才,可惜一直不肯配的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