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通向完美的走投无路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而,晨晖的管理团队并没有急于去组建一只销售队伍来推销初代产品,因为这群人都是非常认真、追求完美的人,有着工程师所特有的洁癖。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的产品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力图精心呵护而使其尽善尽美。

  对于管理团队的这种情节,安康也不止一次地提醒:“完美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获得完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其过程也是十分艰辛的。就像一个资质平平的学生要从60分提高到80分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让一个学生从90分提高到100分就不容易了。做研发也是这样,越接近于完美,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就越多。”

  晨晖的人十分理解安康的提醒,毕竟他们是一群理工科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对于统计学和统计曲线的掌握比安康要强很多,所以安康的话也算是一点就透。

  因此,晨晖的人并不是一群非要考100分的偏执狂,他们只是理性地希望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去趋近百分之百的完美。这一点在安康与晨晖的cfo进行数值分析之后定出了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近期预算。

  就在安康准备和晨晖的cfo一起将这个近期预算拿出来和董事长及总经理一起讨论时,安康公司的总经理郑黎辰和他定了年底之前止损这个时间节点。

  安康把郑黎辰对他设定的时间期限开诚布公地告诉了晨晖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之后,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尽管安康帮助他们介绍了英国和德国的专家,而且两国的专家们也非常热诚地希望加入到这个研发工作里来,但是对于他们想在几个月之内解决问题有着难以逾越的难度。

  对于稳定性和精度两个主要问题而言,后者相对解决的效率较高。但是稳定性是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才能获得足够的用于统计和分析的数据的。

  如果样本不够、或者测试的时间不够的话,都会影响稳定性分析的结论。如是这个问题不解决而只解决精度问题的话,那么还是相当于没有解决主要的问题。

  但是留给安康和晨晖的时间只剩下三、四个月了。

  “还有别的办法吗?比如找同行帮忙进行测试来加快进程?”安康试着提出他的思路。

  在科技公司,因为设备数量的限制或测试人员的限制而请求同行支持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安康自从接触tmt项目投资以来,慢慢地也成了半个行业专家,知道在tmt行业有这样的合作。

  董事长摇摇头:“我们已经联系过同行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资源。”

  总经理说:“软件方面的测试我们一直都是请同行帮助测试的,但是硬件的测试的确是找不到好的合作伙伴。除非是找国外的那几家竞争对手。当然他们是不可能帮我们的。”

  “那几个大学呢?”

  “他们有的只是实验设备,和工厂的使用环境是不同的。这种稳定性测试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在真实使用环境下进行。”

  安康从张江回到公司,心情十分沮丧,连下午的投资项目分析会都没有认真听。因为他负责的那几个小项目不值一提,而晨晖这个最大的项目又是众所周知。分析与不分析都没什么两样。

  郑黎辰也算是发善心,并没有在会上过多地谈论安康的项目。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