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暴力分拣快递的反思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们都是神投手,每一个快递扔进一个筐里。



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这3秒钟内,传送带上都不知道过了多少快递了。如果降低传送带的速度,那分拣效率就可想而知。这还没有考虑分拣员能不能连续跑动1小时。连算国足运动员来了都未必办不到。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增加分拣员。增加一、两个分拣员没问题,大家还能操作得开。再增加就操作不开了,想一想四、五个人在有限的场地上来回跑动,更容易出错。



要么提高维度,把分拣笼从两层升到三层。这个难度比较大。首先是分拣员臂力要好,把货往上抛比平抛费力得多。再说了,把快递抛那么高,那不更是暴力分拣么?



另外,把最高一层的分拣笼里的快递取出来也是个难题。本来站在地面就可以操作,现在得搭个梯子。这对场地的高度、对安全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目前快递网点出现暴力分拣的现状。



黄鱼嘴和电子厂的分拣点搬迁到海滩的时候,齐年一边看技术人员拆装传送带一边想:分拣流程规范化对于暴力分拣的改善程度极其有限,最终还是需要用自动化的手段。



自动化分拣设备是上不起的,但是能不能用一些土办法呢?







齐年记得他以前看过两个案例。



一个案例其实是个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笑话。是说为了解决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钢笔、圆珠笔写不出字的问题,某国(如果是加拿大人讲这个故事,那么某国就是加拿大。印度人讲这个故事,某国就是印度。以此类推)最顶尖的科研人员花了10年时间耗费了10亿美元终于研制成一款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钢笔。



看着这么牛逼的钢笔,《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来了,并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干嘛不用铅笔呢?”



另一个案例是发生在一家工厂的,是关于传送带的故事。一个工厂把用纸箱包装的产品放在流水线上操作。但是经常会出现有些纸箱里有可能并没有放产品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于是工厂准备花钱采购一套可以分辨传送带上的纸箱里到底有没有放产品的检测设备。



《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又来了,提出来一个解决方案:“在流水线旁边放一个大电扇不就得了嘛”。凡是没有放产品的纸箱在传送带上经过大电扇时,因为重量轻就被电扇吹跑了。



所谓偏方治大病。



齐年可没钱花10亿美元研制铅笔,也没钱购买检测设备,但是他有钱买铅笔和电扇啊。



齐年把这个想法和陶进一说。陶进问:“阿年哥,想法好是好。那怎么干呢?”



齐年把这个想法和陶思娅一说。陶思娅问:“阿年,想法好是好。那怎么干呢?”



齐年把这个想法和田双双一说。田双双高兴地说:“阿年哥,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