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奋进的外室(18)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石飞与齐家二公子之间的暗潮汹涌,武圆圆没察觉,杨玉英懒得理。



她们‘两’个姑娘最近是真心忙。



杨玉英托了个口碑好的牙行,又请齐二公子帮忙,这才买了一处离齐家很近的宅子。



面积不大,就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主要是地段好,前面是朱雀大街,后面临知府衙门。



和杭安书院只隔着一条街市,左近鸿儒遍地,白丁一个也无。



刘氏一开始知道,小小一座宅院竟然要足一千一百元,还吓得心里扑通乱跳,一个劲想阻止女儿,可来过两次,碰见邻居家的小孩子背书,又看到邻里几个女孩子穿着书院学生服出入,她就松了口。



等到知道隔壁住的是杭安书院的先生,还有著名书法大家一类人物,刘氏简直想砸锅卖铁也要买房子了。



虽说只是个乡下妇人,但刘氏也不是完全没有见识,从她知道女儿竟又开始读书的反应,便看得出这是个对知识十足敬畏的女性,为了这些优质邻居,房子卖再贵,她也会觉得划算。



也确实很划算,要不是有齐家的关系,杨玉英想帮武圆圆从这地方置办产业,那真纯属做梦。



宅子买好,武圆圆自己盯着装修和搬家。



杨玉英也不给提意见,毕竟之后是人家娘俩常住。



只是武圆圆母女都节省,宅子本来就连家具一起卖的,她们也不嫌家具旧,能用的接着用,再添置些生活必需品便好。



第二件事更重要,武圆圆开始准备杭安书院的考核了。



杨玉英按照自己曾和武圆圆说过的计划,慢条斯理地安排她读书的进程。



大顺朝的书院,以前招收的学生都是全才,一门功课不合格,那就不要想入读。



还是现在在位的这位皇帝改革新政以来,科举有了极大的变化,在三年前,科举取士考中进士,也就拿到了做官的资格,但是现在,科举取士之后还要参加国考。



若是考户部的官员,考题就偏向数学。



若是考刑部,考大理寺等,那么考题中占据大比例的必然是大顺律。



想谋官,谋一个好位置,那真是要看看自己哪一方面有专长才行。



哪怕科举取士没考中进士,只要过了秀才一关,一样有机会参加国考,但必须在特长方面很引人注目才成。



也正因为这个,大顺各大书院也开始招收‘特长生’。



虽然科举目前来说,还只是男人们有资格参加,但是各地书院既然已经开始招女学生,无论能不能科举,录取方面,明面上到还一视同仁。



杭安这边比起京城和登州府,女子入学的更多些。



杨玉英借着《无名卷》,把相关资料都调阅出来仔仔细细研究过,就领着武圆圆去蹭课。



上了第十天课,武圆圆在数学,化学各个科目上进步不小,已经差不多能追得上杭安书院丙班的进度,虽然丙班都是启蒙不久的新生,可杭安书院的新生也不容小觑。



杨玉英都觉得颇意外。



不过,杂科里的农学,是武圆圆学起来最轻松,她也最喜欢的,同时最有天分的一门学科。

<

虽然科举目前来说,还只是男人们有资格参加,但是各地书院既然已经开始招女学生,无论能不能科举,录取方面,明面上到还一视同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