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引导舆论与制造流言的三种手段.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破坏了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停止焚林开荒、为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留出生存空间?一旦是陷入了这样的争论,就相当于默认了汉人的吃穿问题就是损人利己的原罪!



    又譬如说,我们都知道吃海鲜对身体不好,会让人出现痛风等症状,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停止吃海鲜?你看,一旦是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相当于默认了吃海鲜不好的概念,实际上很多人吃海鲜反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



    而这些例子,就是使用了暗中设置前提条件的手段,这些前提条件会把某些错误概念深深植入人们的心里,足以在未来影响许多事情!”



    顿了顿后,赵俊臣继续说道:“再说‘提供以偏概全的信息与统计’,还是举例子让你们了解……譬如说,我们都知道内廷与厂卫的存在是悬在百官头上的一柄利剑,一直都在暗中监视着朝野各方,数百年来受到厂卫们迫害而死的官员百姓不知凡几,所以我们应该废弃内廷与厂卫,这个道理对不对?”



    许庆彦陷入误区之中,有些转不过来,道:“这一次的前提条件,并没有错啊!”



    张玉儿却是说道:“但老爷这一次是为了讲诉制造舆论谣言之际,向人们提供以偏概全的信息与统计的手段……所以,这个问题同样是有着一个陷阱,那就是它只描述了内廷与厂卫的坏处,甚至还夸大了这般坏处,利用人心对于厂卫的恐惧产生共鸣,也就让人们只留意到这些坏处,但完全没有描述内廷与厂卫在稳定朝野方面的必要性!”



    赵俊臣再次笑着点头,对于张玉儿的悟性深感欣慰,道:“对了!这就是以偏概全的提供消息与统计!使用这般手段的时候,讲故事往往要比讲道理更能发挥效果!



    譬如说,我们可以讲诉一篇故事,就是一位生活拮据的小商贩在街边摆摊售货,结果却遭到了官府衙役的驱逐与打压,还没收了这位小商贩的摊位货物,这位小商贩失去了生活来源,今后很可能会被饿死……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小商贩很可怜、那些官府衙役很可恶?”



    见到许庆彦与张玉儿再次陷入茫然,只顾着点头表示同意之后,赵俊臣却是摇头叹息道:“这就是讲故事的好处了,听到这篇故事之后,人们同情于小商贩的境遇、厌恶于衙役的跋扈之余,也就会忽略掉一个最基本的情况,那就是……这个小商贩的摆摊之处是否符合朝廷法规!朝廷是不允许在街道中间摆摊的,否则就会造成道路拥堵,给更多人带来不方便,但因为这篇故事,所有人就会彻底忽略掉这一点,这就是讲故事的好处了,它限制了人们的视角,可以进一步达成以偏概全的目的!”



    许庆彦与张玉儿再次恍然,只觉得受益匪浅。



    赵俊臣喝了一口茶水后,继续说道:“再说最后一项手段,那就是混淆因果关系,还是举例子吧,因为这种手段较为难懂,所以我先讲一个破绽最明显的例子让你们理解!



    以蜘蛛为例,我们抓到一只蜘蛛,在蜘蛛旁边敲响锣鼓,蜘蛛立刻就会吓得到处逃窜,然后我们把蜘蛛的八只脚全部拔下,再次的敲响锣鼓,但这一次蜘蛛则是一动不动了,因为这般现象,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因为蜘蛛的耳朵长在腿上,所以它才会对锣鼓响声毫无反应?”



    这一次,连许庆彦也明白了赵俊臣的意思,连连摇头道:“自然不是,蜘蛛就算听到了锣鼓声,它没腿了还怎么跑?”



    赵俊臣依然点头,道:“对,这就是混淆因果的最浅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