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天下第一关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旦清军主力过来,这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花费,所有的心血,全他么都成了他人嫁衣裳。

  这绝对是不明智的事情。

  “王大哥,我倒是觉得,现在这,其实~~,也不是坏事。”徐长青慢斯条理的看向了王廷臣的眼睛。

  “额?”

  王廷臣顿时一愣,“兄弟,这,这是何解?”

  徐长青一笑:“王大哥,你麾下,战兵肯定是多过屯兵吧?”

  王廷臣已然有些明白了徐长青的意思,但还没有准确的抓到主线,下意识点头。

  徐长青继续道:“王大哥,到现在,其实事实已经证明,战兵和屯兵在战场上的差别并不大。甚至,战兵比屯兵的效果还要更好些。因为他们操练的更足,都是拿银子的!”

  王廷臣眉头顿时紧紧皱起,他已经有些摸到了徐长青的主线,但是,这对他绝对是晴天霹雳一般,有些艰难的道:“兄弟,这样,哥哥的家丁可就难了。而且,如果没有家口,后续的麻烦更难处置啊。这,难啊。”

  徐长青当然明白王廷臣的意思,却是笑着摇头:“王大哥,事情,其实并不能只按照一根线来走。这么说吧,王大哥,你感觉,是前屯这边、或者说关外的土地能让儿郎们踏实,还是~~,关内的土地,更让儿郎们踏实?”

  “额……”

  ……

  徐长青一直与王廷臣聊到了半夜,王廷臣最后恍如被醍醐灌顶一般,完全被徐长青洗脑了。

  这其实也是大明传统的固有思维的恐怖桎梏!

  此时的辽地已经不再适合种田发展,若是还非要在这边这么违背历史规律的蛮干,那~,除了劳民伤财,把国家都拖入深渊,个人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丝毫保证!

  王廷臣此时的确是大伤,但是,他的亲兵骨架,他的核心还得到了保留,并且,并未受到太大损伤。

  如果王廷臣与吴三桂一样,能进入游击战模式,不再以固定的城池为桎梏,那~,辽地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退一万步说,王廷臣和吴三桂此时在辽地只练兵,不发展,不仅可以练出精兵,对朝廷而言,掌控力也会愈发庞大。

  而且,清军就算再次来袭,这里却没什么财物了,到处都是荒芜,必将严重打击清军的积极性,也会使得辽西更为安全。

  至于屯兵与后路,完全可以以关内为依托,把这些底子都弄到关内去。

  就算是关内的贫瘠地方,也绝对比关外要好的多的多!

  因为有安全保障!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会知道怎么选择了!

  当然,这个方案中还有很多核心问题不好解决。

  比如对现银的依赖性。

  这样虽也是屯兵,但是关内土地有限,就算能开垦出一些条件恶劣的荒地来,产出也不会多,只能是依靠朝廷这边的补贴。

  但所有的困难都是用来解决的!

  吴三桂的宁远防线不消说,毕竟,吴家的底子,绝不是王廷臣可比。

  但是王廷臣如果来操作这件事,把这个计划呈报上去,依照洪承畴的精明,肯定会知道如何选择!

  而这个计划报到朝廷,紧紧是去掉了重修前屯的的银两,恐怕就会让天子展颜了。

  前屯肯定是要重修的,却绝不再是之前那种朝廷出钱出人的模式,而是交给地方,让王廷臣自己来慢慢修,提炼核心要点。

  包括松山,杏山,塔山,乃至是之后的锦州,其实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

  如此,王廷臣如果能挺住,必将更进一步,大功于国!

  只可惜,王廷臣究竟选不选这个方案,那就不是徐长青能左右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