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规范市场,狼群出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经过罗佳的介绍,众人终于明白,原来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也是一门大生意。



全球每年卖出超过一亿辆摩托车,曾经世界第一的桂冠属于华夏厂商,但近年来,竟然被印度三哥给超越了。



印度摩托车制造商每年卖出一千八百万辆,而我国已经滑落到了不足一千五百万辆。



很多摩托车发烧友以骑宝马,KTM,哈雷,这类昂贵的进口摩托车为荣。



但其实,像宝马G310,KTM690,390,190,哈雷400,这些车型全都是印度制造。



而大量的本田,铃木,川崎,则是来自东南亚泰国。



泰国每年也造一千多万辆摩托车,如果华夏厂家再不发力的话,甚至几年内还会被泰国超越。



而电动自行车完全是国内厂家的天下,雅迪,艾玛,新日,这些厂家给人的感觉一般般,但他们却是这个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霸主,每年制造近五千万辆电动自行车,占据全球百分之九十份额。



那些欧洲牌子,北美牌子的电动自行车,几乎无一例外是华夏代工的产品。



把这些销量加在一起,足有一点五亿辆之多,是一个每年可以带来上千亿净利润的巨大产业。



再加上配套设备,安全帽,手套,易损零部件等等,市场价值相当惊人。



罗佳可不会放过这么巨大的一个市场,汽车行业要抢,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甚至是自行车领域,也要一齐拿下。



任总回忆过往,深深叹了一口气,“我刚退伍的时候,骑过一辆铃木125,那辆单缸摩托车要两万多块钱呢,现在想起来是真坑啊,当年工资才两三百块,相当于好几年的工资。”



在场老总都上了点年纪,对于华夏的摩托车时代,普遍有着很深的记忆。



在过去,能有一辆摩托车,是件非常拉风的事情,而购买摩托车的代价,往往是一家人辛辛苦苦好几年的积累。



可惜到了后期全国禁摩,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就渐渐从华夏大地上消失了。



每年过年的时候,新闻里总能看到,在沿海发达省份打工的人们,组成摩托车大军,返回位于西南省份的家乡。



沿途地方政府设置休息站,为摩托大军提供热水和食物,嘱咐他们注意安全。



初看这种新闻的时候,罗佳觉得挺感动,后来仔细想想,又觉得很心酸。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那么远的路,骑摩托车翻山越岭?



万一碰上雨雪天气,受罪不说,还有危险。



但相比其他交通方式,摩托车就是有着便捷和省钱的优势。



辛苦打工赚钱不易,省点钱,多给家里带点东西,或许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吧。



罗佳的语气异常坚定,“无论如何,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项目,一定要上,在电动汽车之前上,而卖的时候要便宜,越便宜越好。”



“毕竟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每个人都能买起电动汽车的程度,科技如果不能为所有人服务,那就是我们这些科技人的罪过。”



众人纷纷拍手称是,罗佳的策略一向如此,就拿手机来说,办法,谁愿意那么远的路,骑摩托车翻山越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