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县尉心高知县令 命运多舛志不平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公孙瓒阵营里,刘备也发现了不少人才,不过都不怎么瞧得起他这个依附于人的人,倒是那白马义从的偏将一个不满二十的小伙,唤作赵云的,到没有以有色眼镜看他,当然也不怎么亲近他就是了。不过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到改变了这种状态,至少平日里称兄道弟不成问题。

  不过此时公孙瓒得知了刘备做的这些事情,便以为自己照顾的这个发小在撬自己的墙角,想要打发了他,可惜迟迟寻不到机会。

  而此时在洛阳刚刚布置好了自己中兴大汉的棋子的刘宏,不知是不是遭到了暗算,身体每况愈下,精力也大不如前了。

  以至于正值壮年的刘宏愈发形如枯槁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与以张让为首的宦官纷纷行动起来,而那刘宏委以重任的袁绍却得了族中密令,开始搅动大汉风云了。

  袁绍对那何进委婉的提出他的建议,其大意如下:我们都知道大将军的独特能力(不咋地)与迥异常人的手段(抛开大将军的名号不能服众),奈何大将军你的能力非凡,但是现在京中没有多少可调动的兵马,不如招纳那西凉忠心耿耿的董卓进京,那董卓不过一介武夫,没有什么头脑易于掌控(袁绍知道董卓腹藏韬略)。这样可以一举铲除一直与将军作对的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有了将军作为后盾,如此一来史侯便能不战而胜,顺利成为御极宇内的九五之尊。将军作为史侯舅舅,而史侯又如此年幼,往后将军便如那霍光一般了。

  何进听了袁绍的建议,迫不及待的便从将军府内下令招揽董卓,以便事发之时让董卓带兵进京。

  好在刘宏又撑了几个月,顺利的下发了让莫子桓入洛阳为郎的诏书,这下莫子桓便能顺利脱离那带熊孩子的苦海了。

  莫子桓又舍不得他的几位小伙伴,便打算让几人一起上洛阳瞧瞧,探探朝中到底给了个什么职位。只有在南阳当主簿的艾弗森与当军司马的管亥脱不开身,不能前去。

  嗯?什么你说黄忠不是南阳军司马吗?哈哈!那黄忠儿子患了重疾体弱不堪本打算四处求医的,那徐大哥因为受过华佗救治,所以推荐了华佗,去了北方兖州一带寻华佗治病去了!

  这职务本来打算交付与艾弗森的,但是莫伯恭说什么不让,莫伯恭让艾弗森去做了主簿,到把管亥推了上去。

  莫伯恭作为艾弗森的义父,当然是把艾弗森当做亲儿子来培养的,他知道艾弗森其实智谋与才情并不输于武略,他不想让人一提起艾弗森只能想到他的武勇,还要为艾弗森把才学的名声打出去,以便将来更好的晋升。好在心细的艾弗森也知道莫伯恭的良苦用心,对此甘之如饴,见不到半点抱怨,反而越加孝顺莫伯恭夫妇了。

  就在过完正月的莫子桓,又赖着朝廷给的赶路期限的一半时,他收拾妥当开始上路了。

  一路上有着这几年不断改进的马车助力,四匹宝马疾驰在官道上,只有经过一些坎坷道路,车内的人才稍微能够感到来自马车的颠簸感。

  而下一个驿站早就有莫家商行的人,为他们准备好了更换的马匹与磨损的车辆零件,这一路的奔腾其实都是在烧钱,不过不管是莫伯恭也好还是莫子桓也好都不在乎那十金百金的,只要自家人能够舒适便好。

  就是这样,虽然莫子桓消耗了一半的赶路时间去陪伴自己父母,但是却在期限之前到达了洛阳。途中甚至除了赶路的车夫感到不适与劳累外,车内的几人在行程中每日看看书,吃点甜品与零嘴,除了因为车内空间比较狭小让人稍显压抑外,到也十分惬意。

  于此同时,皇甫嵩在陈仓大败凉州叛军王国等人,又立战功。幽州牧刘虞平定张纯叛乱,主张以平和的手段治理外族,与一向强硬的公孙瓒闹了矛盾,但仍然威震辽东。大汉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与这段时间突然好转的刘宏一般,越发显得是回光返照了。

  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