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法术高绝尊鹿门 边章身陨汉室颓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此时正在整理自己所学的莫子桓在庞德公那里学了《礼》,也知了些《书》,更懂得一些兵法战阵,足够给来鹿门书院求学的人讲解一些庞德公的庞氏思维,并引导众人跳出原本固有的常态思维,重新建立一个与世俗不同的思维模式。

  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则是代父授课,因为他得了他父亲的关于儒学这部分的传承,所以他负责讲解儒家经典,庞山民在儒学经典的理解上较之庞德公更有一些创新。

  庞德公实质上的弟子但其实是水镜先生的弟子的沐英则代师伯讲解冲锋陷阵之理,排兵布阵之道。

  至于庞德公做什么?那当然是在逗弄他那侄子庞统了!他可对庞统寄予了厚望,想要庞统以后随他归隐山林传承鬼谷绝学。

  因为庞德公鹿门书院的创建,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当然因为庞德公经常不在书院,而水镜先生司马徽却经常被邀来讲学的缘故,所以世人都以为这是水镜先生的书院,当地人也唤做水镜书院。

  而让整个天下的士人叹服的可不是某个人,而是这书院所授从儒家开始,一直囊括兵家、法家、阴阳家、农家、道家等传承,但却又完全迥异于几家,却又更甚于几家,堪称纳百家之长。

  而庞德公在仅有的几次露面也展现了自己不凡的才学,所以大汉士人们都知道庞德公的法术高绝,非常人能及,后来甚至一度神话了庞德公。

  而今年年底,庞山民与诸葛亮的姐姐也完婚了,莫子桓头上又多了一个关爱他的人了!

  不过这越发年老的庞德公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盯上了诸葛家的大公子和二公子,毫不吝啬自己的赞叹之词,说什么龙凤之资,大器之材。

  关键是那诸葛亮才三岁未满,于是众人都以为这庞德公只是给诸葛珪面子拣些好听的话说罢了。

  不知道那诸葛亮是不是听懂了庞德公的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庞德公的赞叹话语刚停住,那蹒跚的诸葛亮直接跌俯在地,像是在拜见庞德公一般,庞德公越发的喜欢这小子了,连忙上前抱起了他,开始逗弄诸葛亮了。

  其实只有莫子桓知道这是因为庞山民迟迟未婚,而庞德公又因为这个时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想要有个孙子来传承自家文化。因此他一见了小孩都喜欢得紧,因为他把他们都看做自己孙子了!

  不知道忙碌着什么忙了几个月的莫伯恭也终于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闲了下来,整日或练习字画,或与三五文人雅士高谈阔论,或请一二琴师来府听曲儿,真是好不自在啊!

  而莫子桓在鹿门书院灌输完了庞德公的教学思维后,便跟逃离战场似的逃离了鹿门书院,他实在受不了那些七八岁的孩童以及比他还大的求学者的问题了。

  而管亥那个无情的培训机器,已经送走了两批青衣卫与青衣从卫的人,那个训练基地也裁撤了,换成了精英培训基地,只有那些做出了功绩的青衣卫及其发展的下属才能够回到这里进行再培训了。

  而斐子由因为家中长辈有要事相召,也回了河东。就那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刘三刀,和已经在鹿门书院就读的凌合叶还一如既往的每天在南阳四处望风。

  而作为莫子桓的首席培训讲师刘章莱,又把他将他的特长带到了鹿门书院(不然你以为莫子桓是怎么溜的?还不是有人顶上去!),当然也因为刘章莱的到来,也对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一个接纳百家之人的信号。

  因为刘章莱本身就代表着名家,所以他这一高调的露面,便彰显了鹿门书院的特殊。

  鹿门书院那本就独特的百家注解,也引得百家之人纷纷前来交流,当然也会客串讲师的身份,反正最后得利的是鹿门书院以及那些学子们,所以庞德公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借着莫子桓家的策报把这些事传扬了出去。所以鹿门书院,一度成为了百家思想交流的圣地,而这几届受到了百家思想熏陶的学子当中也走出了不少人杰。

  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