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杨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俊现在能够有这个见识,也算是不错。只不过他还是低估了接下来乱世的规模和烈度,他在京密二县的深山里待了一段时间,也是过不下去,最终又跑到并州避难。

  “季才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却未足够深远。实不相瞒,我刚从酸枣过来,在那里目睹了一场联军和董军的战争,以我看来,讨董之战可能不会那么容易结束,说不准董卓还没有打垮,诸侯就开始乱了起来。乱世可能比季才想得还要久,恐怕您带父老乡亲躲到深山里不是一个办法!”

  “那文合认为该怎么办呢?”听了秦谊的话之后杨俊也是一愣,继续询问秦谊的看法,如果事情真得向他预料的那样,杨俊还得找后路。

  “季才还是去并州吧!自从檀石槐身死之后,并州便安稳了许多,再也没有大的边患,一盘散沙的鲜卑,对边疆的威胁不是很大,诸侯相争,一时之间估计也没人能把手伸到并州。其实我所说的并州主要就是太原了,其他地方也都不太安定,如果季才愿意的话可以到雁门原平,那边虽偶有鲜卑、匈奴骚扰,但我家在那边还有些势力,能够保护你们周全!”

  “行,我记住了,如果事情真得打了那一步,我就带着乡亲们到太原去避难!这次我先以水带酒,谢谢文合的指点!”太原就在河内北面,也不是很远,杨俊也是下定决心,一旦如同秦谊所说战乱不止,便带着乡亲们北上并州。

  也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却是扬起一阵尘土,杨俊和秦谊望去,只见一个二十来的青年却是骑驴朝这边狂奔过来。

  “王象!这是怎么了?”当看到眼前这一幕,杨俊也是大吃一惊,马上便朝着那个青年喊道,以至于都没有喊此人的表字,而是直呼其名。

  这人便是王象吗?秦谊也是好奇得望向那个骑驴少年。在那篇黑丕哥的帖子里,也交代了这个叫做王象的曹丕近臣的故事。

  王象字羲伯,是杨俊的同乡,只是他却没有杨俊的命好,从小失去父母没有依靠,给人做奴仆为生。十七八岁时,主人让王象放羊,他却偷偷抽空读书,因此受到主人的鞭打。杨俊欣赏王象的才能品质,当即将王象赎出带回家,又为他娶妻盖房,可以说是王象的大恩人。

  后来王象也发达了,在魏国建立之后出任散骑侍郎,升任常侍、秘书监,甚至作为曹丕的近臣还被封为列侯。

  当曹丕要处死杨俊时,王象也是叩头出血为杨俊求情,可这样也没能说动曹丕,等曹丕走的时候王象追上去想要拉曹丕的衣角继续求情。

  曹丕知道王象和杨俊关系密切,直接对王象说,今天的情形便是有杨俊便没有曹丕。帝王的愤怒直接把王象给吓住了,没有敢去拉曹丕的衣角,然后杨俊就被逼自杀。因为悔恨没能救下自己的恩人杨俊,王象不久也是病死。

  “杨公不好了!杨双、王丰他们一共六家,被张家给抓走了!”

  ——我是心眼小死得早的分界线——

  秦谊年十六七,与俊相遇,俊曰:“此非常之人也。”——《季汉书·杨俊传》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