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连忽悠带哄的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泰之所以撰写《括地志》,自然是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熟读于心,算是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体,但在李治眼中,却是除了纸张较厚之外,谁让他是后世而来的呢。

  李泰将此物在李治眼中显露出来,想必是多出了几分炫耀与自傲,但,谁知李治瞥了瞥嘴,不屑道:

  “确实不怎么样?”

  李泰闻言顿时火了,这可是自己的一番心血,谁知落在李治的口中却换回了不屑,眉间顿时生出了几丝阴云,指着李治就要大骂道:

  “你···”

  不过话还未说出口,忽觉眼前的李治还没自己的肩膀高,心中的火气不由得消失了多半,如同一个泄气的皮球摆手道:

  “算了,你还小,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

  李治并且将李泰对自己的无视给看在眼中,背着手在屋中来回走动,时而做出仰头,又时而做出低头沉思之状,过了小一会儿这才对李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问道:

  “三哥,你这所谓括地志禀不全面,以上除了我大唐境内的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其余的却并无记载,虽然这些也能让人引以为傲了,但三哥,你可知你目光所望之处又有多远?又有多大?”

  正在翻阅书桌上括地志的李泰忽闻李治一眼,手中的动作不由得顿了顿,疑惑的问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治没有立即回答李泰,顿了顿继续自顾自道:

  “从长安城向东望去,千余里之外便是扬州,扬州木船出海,再向东数百里之外,便是新罗、百济、高丽、倭国,那过了倭国,又会是什么呢?”

  李泰原本以为李治能道出什么惊天之秘,却不料反而将自己一军,思量了片刻,心中很快便得出了结论。

  想必是自己的这位弟弟从哪听闻了倭国的传闻,但从小身在深宫中的他自然对这些抱有怀疑的态度,估计是听说自己学富五车,但生性腼腆的他自然不好意思向自己请教,这才从而用他心中的疑惑来询问自己,想到此处摇头笑道:

  “我曾听闻前来长安城中的倭国使者道出,倭国以东,自然依旧是沧海一片,又能有什么呢?”

  眼见李泰对自己所言的并不感兴趣,李治心中不由得暗自着急,这要都是提不起李泰的兴趣,恐怕自己在登基之前都得待在宫中了。

  一想到那枯燥乏味的生活,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厌恶之感,当下暗道:

  既然东边你不感兴趣,我就不信西边你也不感兴趣,当下也不气馁,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长安城向西而去,数百里之外便是兵家争之地河西走廊,再往西百余里,便是西域诸国,再往西,便是天竺五国、大食、要是再往西不足千余里,你可知,又会是什么?”

  眼看李泰的眉间多了几分沉思之色,李治顿时松了口气,此事想必已经成了多半,也不给李泰丝毫犹豫的机会,乘胜追击道:

  “剑南道以南百余里隔海相望之所,便是我大唐边陲之地崖州,但你治心中不由得暗自着急,这要都是提不起李泰的兴趣,恐怕自己在登基之前都得待在宫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