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开发分基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临水城,这座主角借着冬季防御战之机,用了几个月时间彻底控制住的副巢,就是理想的分基地。</p><p>按照分基地规划,这里将作为对铺道蚁北伐战争的前沿基地和后勤基地。</p><p>而养殖场和农田,则是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养殖场的位置,主角选择安置在大榕树树根下。</p><p>之所以不放在临水城里,是因为临水城建在榕树内部,以大头蚁现有的加工能力难以拓展巢穴空间,而原有空间则已经蚁满为患。</p><p>而大榕树的根部的小岛上,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岩石底盘,但是日积月累之下,榕树根附近已经固集了不少泥土。</p><p>去年入冬前,为了扩建巢穴,主角曾经组织人手对小岛地面进行发掘。虽然最终确定了小岛地下都是岩盘,无法修建新巢穴,但是其中还是有不少空的岩洞或岩石缝隙的,做巢穴不合适,当做养殖场却绰绰有余。</p><p>大头蚁们就在主角命令下,从地面挖出向下的通道,将这些岩洞和岩缝中的泥土掏空,然后加固四壁。这样,一个位于地下遮风挡雨的养殖场雏形就建好了。</p><p>由于岩壁比较粗糙、坚硬、寒冷,蚂蚁们还采来野草晒干,在养殖场地面上铺好充作垫料。</p><p>因为岩洞排水不佳,这些养殖场的入口处都修建了防水设施,包括排水沟、防洪墙等等。</p><p>而农田则划定在大河南岸一块距离河岸约三米的沃土上,这块农田初步划定的区域长二十米,宽五米,有近一百平米的面积。</p><p>蚂蚁们投入了大量劳动力,将这片土地上的植物全部切倒,将草根撅出丢弃在地面上。这些植物中,有能食用的或能作为纤维的,都被运往了临水城仓库,无用的则被留在原地晒干,最后一把火烧成灰,当做耕种前的肥料。</p><p>我是分割线</p><p>几天后,东杨城来的运输队如期抵达了临水城。</p><p>运输队带来了两百枚尚未孵化的黄粉虫卵、一百枚尚未孵化的苍蝇卵和五百粒草籽种子。同时,还有一百名来自农业队的有经验的工蚁。</p><p>主角在对东杨城进行改革时,将全体兵蚁和工蚁分成了五类专业队:</p><p>第一类是常备军队,目前有四个神使王军团和两个守备军团。</p><p>第二类是建筑队,有30个小队,完全由工蚁组成,从事工程营建工作。</p><p>第三类是征粮队,每队有两只兵蚁四十八只工蚁,共计100个小队。征粮队负责搜集食物、放牧蚜虫、协助常备军小队狩猎。同时可以作为预备队投入战斗。</p><p>第四类是养殖队,有五个小队。其中四个小队各有五十只大头蚁工蚁,另一个小队有四十三只铺道蚁工蚁和七只大头蚁工蚁。负责照看养殖场里的黄粉虫和蝇蛆,种植荧光菌等。</p><p>第五类是杂役队,没有被编入之前四类队伍的兵蚁和工蚁都算做杂役,负责照看蚁卵、幼蚁和蚁蛹,照顾蚁后和雄蚁起居,清理垃业队:</p><p>第一类是常备军队,目前有四个神使王军团和两个守备军团。</p><p>第二类是建筑队,有30个小队,完全由工蚁组成,从事工程营建工作。</p><p>第三类是征粮队,每队有两只兵蚁四十八只工蚁,共计100个小队。征粮队负责搜集食物、放牧蚜虫、协助常备军小队狩猎。同时可以作为预备队投入战斗。</p><p>第四类是养殖队,有五个小队。其中四个小队各有五十只大头蚁工蚁,另一个小队有四十三只铺道蚁工蚁和七只大头蚁工蚁。负责照看养殖场里的黄粉虫和蝇蛆,种植荧光菌等。</p><p>第五类是杂役队,没有被编入之前四类队伍的兵蚁和工蚁都算做杂役,负责照看蚁卵、幼蚁和蚁蛹,照顾蚁后和雄蚁起居,清理垃圾粪便等工作。</p><p>随着农田规模的扩大,养殖队后来又被改编为农业队,增加到十个小队,增加了农田耕作的职责。</p><p>这一批来自农业队的工蚁,原先都在东杨城有过饲养虫子或农田耕作的经验,其中养殖员和种植员各半。</p><p>主角立刻将这些工蚁分成了十个小组,养殖组和农田组各五个。随后,主角从临水城守备军团中抽调了两百只工蚁编入这些小组,以老带新的方式投入工作。</p><p>黄粉虫卵和苍蝇卵被放到温湿度合适的巢室内,由大头蚁们细心呵护。</p><p>黄粉虫卵和苍蝇卵的孵化都需要通风、温度、湿度适中的环境,比如最适孵化温度是2127,最适相对湿度是65,这些脆弱的卵还惧怕天敌捕食,先孵化的幼虫也会蚕食未孵化的卵。</p><p>虽然条件要求颇多,但是蚂蚁们有足够的能力照料好这些卵。</p><p>为了确保温湿度,大头蚁们会及时进行补水作业,或引入燃烧室的干燥温暖空气。有大头蚁的保护,也没有什么别的昆虫敢来到这里觅食。而新生的幼虫则会第一时间就被运往养殖场,以免同类相食。</p><p>经过几天孵化后,这一批虫卵孵化率达到了80,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离东杨城85的平均水准也相差无几,这还是在临水城农业队三分之二的工蚁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达到的。</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