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拉赞助的王小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阳和何莹对于制造汽车没有太多兴趣,但对研发和生产新能源电池却是兴致勃勃。

  所以面对孙大海的入资邀请,他们决定投资巨能锂电池公司,而放弃对于天禧汽车公司的投入。

  大卫的想法则是与他们正相反,他做惯了重型设备,所以看不上小小的电池。

  因此,天禧和巨能成立初期的股份构成就成了这个样子。以后随着两家企业不同的发展速度,变化会越来越大的。

  现在这两家公司只是刚刚完成注册,还没有开展任何业务。

  孙大海也不着急,反正这两家企业前期的任务只是花钱,收购技术,建立自己的研究院,还要在大陆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收购。

  更为重要的是,孙大海还没有想好让谁来管理这两家公司呢。

  其实,孙大海心里认为,管理这两家新企业的最佳人选是吴大伟,公司其他高层都稍逊于吴大伟。

  只不过吴大伟明年就要结婚了,要是现在把他扔到一个新的行业中从头开始打拼,孙大海真怕黄菲菲过来和他拼命。

  黄菲菲准备在明年辞去食为天总经理的职务,回香江结婚。以后她会常驻香江,顺便帮孙家打理孙氏投资公司和英才教育基金的事务。

  食为天总经理一职将会由她的副手朱大帅接任。这两年,黄菲菲已经开始着手将工作逐渐移交给朱大帅了。

  孙大海准备进军汽车和电池领域,为今后抢占电动汽车产业的龙头位置打基础的构想,已经和几个副总说过了。

  吴大伟对这个构想表示出很感兴趣,如果再能说服黄菲菲,那事情就简单了。

  至于吴大伟现在负责的那一摊,可以转交给朱丽花来接手。在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朱丽花可一点也不比吴大伟差。

  年初时朱丽花婉拒了副总的职位,现在公司的确需要她顶上来,想必她不会再骄傲地拒绝了。

  处理完手边的工作,孙大海在香江待不住了,他和姜秀萍打过招呼,于是便启程回到了首都。

  曹月他们在乔迁仪式后的第三天,就带着二小回首都了,他们很忙,二小也还要上学,所以没有时间在香江多待。

  孙大海这次回首都,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

  他要向高层汇报架设未来系准备进军汽车和电池产业的计划,争取得到一些政策支持。

  同时他还要谈电影票房分成的事情,即便今年得不到批准,至少也要让相关部门重视起来,尽早解决这个制约合拍片发展的因素。

  另外,通过B306项目置换来的那些项目他还没有亲眼看一下呢,趁着这次回来,怎么也要好好转一圈才成。

  因为等他这次离开后,就将以香江为主战场。最少今后这十年间,他在香江的日子,要远远超过回首都的时间。

  孙大海这次回首都,只有郝伟和邵岩两名保镖跟在身边,高屹忙着准备自己最后几门课程的考试,没有陪孙大海一起回来。

  等到这个学期结束后,高屹就将自由了。最后一个学期是实习期,她只要准备好自己的论文,就可以顺利毕业了。

  比高屹要早一届的李亮和李飞,在两个月前已经毕业了。

  李飞是在英才教育基金完成实习的,毕业后他回到了首都。作为一名中大毕业的留学生,找工作时他挺受欢迎,被几家用人单位抢着要。

  最后李飞落户到了市委宣传部,等他实习结束后就可以提为实职副科,也算是不错的仕途起点了。

  现在各大机关、单位对本科生的硬性需要下降了不少,不会再出现刚恢复高考后那几届毕业生那样,只要肯来,就是正科甚至副处级待遇。

  不过各单位对于研究生、博士生,或留学回来的人员还是有不少特殊政策的,李飞的待遇就明显比同批入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要高出一大截。

  李亮则是如愿以偿地进了友联的编剧组。他学的专业就是文学创作,也算是对口工作了。

  李亮的毕业作品是一部舞台短剧,为此他还特意找高屹软磨硬泡,最终要来了三十万港币的赞助。

  他用这笔钱组织表演系的同学把这部舞台剧直接呈现到了舞台上,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毕业成绩。

  李亮这段时间没有在香江,他和编剧组的几名编剧,一起到敦煌采风去了。他们是为《新龙门客栈》的一些情节设定做实地考中大毕业的留学生,找工作时他挺受欢迎,被几家用人单位抢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