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难以避免的沦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1938年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九,处暑。

  处暑即为出暑,表炎热离开,可对江城人民来说,火炉的闷热依然如影随形,却大都习以为常。

  秋老虎还在后面虎视眈眈,这天气想凉快,早着呢。

  原汉口日租界中街9号,是一处日式的四层楼房,先前是日商大石洋行办公楼,现如今则是中共八路军驻江城办事处。

  中共长江局机关,也秘密设在八路军驻江城办事处内,对外却不公开。

  “新蒲,江城特别工作委员会的名单,你榜上有名,准备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工作。”三楼办公室内,一中年男人,对前面的年轻人说道。

  楚新蒲神色一凝,开口问道:“向叔,这么早就成立江城特别工作委员会,难道战局已经如此不利了吗?”

  “不瞒你说,大势已去,军统江城区的名单,怕也早就定下。”

  “炸了黄河花园口,就换来这些?”

  “望扭转战局,却执行力不足,他们原本打算用洪水阻挡日军第二军主力的推进,歼灭孤军深入的日军第6师团。只可惜第五战区,过于保守谨慎,未能全歼日军第6师团。”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爱惜自身羽毛,真是苦了当地百姓。”

  “江城特别工作委员会,负责沦陷后江城地区的对敌情报工作,为长期抗战做准备。你接下来要面临的情况,会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危险,多加小心。”

  “您会离开吗?”楚新蒲抬眼望着向秦,眼神之中带着期待。

  “会。”向秦简短回答。

  他算是楚新蒲的引路人,楚新蒲在上海上学时,由向秦介绍,加入组织,成为特科人员。

  在上海接受过培训,回到江城后,也接受过三个月的特训。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江城,都受向秦领导。

  “潜伏人员名单,早有定论,所有成员都有公开身份做掩护,没有暴露过真实身份。”向秦这句话算作解释。

  他在八路军驻江城办事处任职,社会各界人士都知晓,若是江城沦陷后还留在这里,是自投罗网。

  楚新蒲不同,他的身份无人知晓,包括现如今出现在办事处内,都不会存在危险。

  每日来办事处拜访的社会各界人士众多,进出办事处,并不会带来麻烦。

  楚新蒲算半个江城人,他母亲是江城人,父亲是蒲城人,儿时在蒲城生活,后举家搬来江城。

  如此背景之下,他的名字出现在潜伏人员名单上,不足为奇。

  “我日后接受谁的领导?”

  “江城特委下分情报组,联络组,行动组,由各组组长领导。你的具体情况我并不知晓,各组组长任命同样一概不知,属于高度机密。”

  “我要等着吗?”

  “需要的时候,你的组长或者是中间人会联系你,这是你的接头暗号。”

  说话间,向秦推过来一张纸。

  组长有名单,自然知晓楚新蒲的身份,需要建立联系时,会主动来找他。

  楚新蒲确认身份的依据,便是这句接头暗号。

  “我这份江城日报,怎么缺墨少字,莫不是日本人还没打进来,报社就准备关门了?”

  “先生此言差矣,报社印刷难免一两份残次,不如卖于我算了。”

  “你想要便拿去,我也不是缺这三瓜两枣之领导。你的具体情况我并不知晓,各组组长任命同样一概不知,属于高度机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